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9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64篇
经济学   69篇
综合类   17篇
贸易经济   39篇
农业经济   117篇
经济概况   13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产业优化战略和人口转移与再分布战略三大理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进程应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坚持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公平原则的导向.制定两个对策,一是农业产业开发的对策:即创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的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运销加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二是加快欠发达地区非农产业发展的对策: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发展现代企业;加快基础设施、城镇及工业园区建设;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技术改造;产业的空间转移与区域间的产业协作.  相似文献   
472.
47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这一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从深化体制改革的角度,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并从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市场和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对如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建立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74.
“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特别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加强泛珠合作等发展战略,对我省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照全面小康的需要和目标,我省制定了“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思路,提出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农民向  相似文献   
475.
刘永强 《活力》2006,(5):194-194
农民进城本是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服务,可是由于某些体制问题使得农民工的处境相当艰难,导致社会犯罪率等问题不断上升,我们将其统称为“农民工问题”。他们是农民户口,但他们又从事着非农产业的工作;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又不能完全融人城市的生活。从传统意义上讲,他们既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是真正的工人。  相似文献   
476.
周蕾 《中国就业》2012,(8):46-47
立足科学发展和深化城乡统筹就业,秦皇岛市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构建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城乡就业协调发展,城乡就业总量平稳增长。“十一五”以来,平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农村新增转移就业5.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总量突破80万人,带动一产就业比重持续下降4个百分点,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77.
<正>一、农村金融问题的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扶持,但农村大量资金的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获得贷款的比重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不相称。由于商业金融机构的逐利性,资金自然地流向收益高、风险小的行业,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常常成为被遗忘的经济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