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49篇
工业经济   30篇
计划管理   175篇
经济学   190篇
综合类   53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125篇
农业经济   52篇
经济概况   91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兼具海洋经济韧性和海洋经济效率两种特质,因此探究海洋经济韧性与海洋经济效率的关系有助于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参考区域经济韧性测度方法,基于海洋经济周期,采用海洋经济核心变量测算2003-2016年11个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韧性;采用SBM模型测算了 2001-2016年11个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并...  相似文献   
23.
自然灾害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冲击和威胁之一。本研究从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筛选得到1 268篇中英文文献,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表达共现词分布,分析自然灾害背景下的旅游研究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研究发现:(1)目的地风险评估、游客风险感知、应急管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韧性建设等是自然灾害背景下的旅游研究热点。(2)国外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日本、新西兰、地中海和东南亚等海岛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关注的灾害类型为飓风、海啸和火山;中国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地质灾害普遍分布的西南地区山地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地质灾害高发的四川省,其中汶川地震、九寨沟地震是该领域研究的经典案例。(3)自然灾害背景下的旅游研究主题呈现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基于自然灾害影响和旅游过程的耦合特点,结合旅游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总结了“自然灾害背景下的旅游研究”框架。(4)未来自然灾害和旅游的耦合研究应结合国家战略拓展新的研究方向,重点关注旅游保险类型创新、大数据应用、韧性旅游地建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为旅游业提升灾害应对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提升旅游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厘清旅游产业链、旅游供应链概念及两者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探讨旅游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创造力、产品创新力、供给调适力、风险抵御力等内涵特征及韧性衡量。针对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旅游消费需求升级、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挑战,提出提升旅游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主要路径:一是供需两端发力,尽快稳链补链,增强风险抵御力;二是推动产业融合,积极延链拓链,增强供给调适力;三是推进创新驱动,着力增链强链,增强创新创造力。  相似文献   
25.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城市洪涝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RAGA-PP)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江苏省各市洪涝韧性进行总体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3个地级市城市洪涝韧性指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徐州、泰州、扬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江苏省城市洪涝韧性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苏南优于苏北;防汛物资储备调拨能力、公众灾害应急意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水管网长度和高等院校毕业生数等指标对城市洪涝韧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6.
文章运用熵权法测算2006—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韧性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数,并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经济韧性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1)时间趋势上,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韧性和高质量发展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趋同。(2)空间趋势上,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韧性处于中高值区及以上的城市持续增加,高质量发展先呈现出武汉、长沙、南昌“三足鼎立”的分布特征,到2020年形成了“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格局。(3)影响效应上,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韧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环境规制抑制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应该充分利用武汉、长沙和南昌的优势,使得各城市间进行优势互补,缩小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27.
韧性视角下研究城市水生态网络的优化,提高水生态空间的韧性,是提升城市整体韧性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将韧性城市目标与水生态网络结合,提出从水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功能韧性以及调控管理韧性三个层次构建韧性的城市水生态空间;其次以长沙市作为典型案例,应用MSPA模型和MCR模型,识别并构建基于“源地—廊道—节点”的水生态网络,同时融合韧性城市目标,基于复杂网络和图论理论,从水生态网络的结构和功能两个维度,选取表征网络结构韧性及功能韧性的指标,对长沙市水生态空间韧性进行评价,指出长沙市域内水生态网络整体连接度较好,韧性基础好,景观破碎程度可控,但长期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导致城市内部水系连通受损,水网多样性水平低,网络功能单一,冗余设计不足,调控管理动态适应性不强。研究进一步提出基于韧性提升的长沙市水生态网络优化策略:加快修复自然水系廊道,疏通连接现有人工沟渠;重视推行生态节点与廊道“点轴式发展”与多功能复合利用模式;加强城市水网结构和功能的冗余度和模块化设计,提高水生态网络调控管理韧性,形成多途径灾害响应的动态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8.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空间存在的关于人与环境之间不和谐的现状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韧性理念的相关研究,将韧性城市的概念付诸于社区空间,从社区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设计上实现韧性建设,以此提升社区空间应变力。结合武汉市后疫情环境下光谷青年城社区空间现状,从公共空间布局和环境构成出发,以多功能、灵活性的空间布置和模块化、应变性的设施设计实现社区应对环境冲击时的动态平衡,完成社区韧性构建。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活力单元,在发展建设中同样具有应对和抵御环境变化的重大责任,在后疫情环境下,构建韧性社区是对该类突发性灾变给社区空间带来的影响进行及时缓解和调整,以此保障社区系统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9.
发达国家建设韧性城市的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被自然灾害、气候危害、人为破坏等打断时,其具有抗压、恢复和可持续的能力。这一概念吸引了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灾害学、管理学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各国政府也逐步重视韧性城市的建设工作。从政策过程的视角对发达国家韧性城市建设进行政策总结并提出对我国的借鉴。首先分析了韧性概念的起源、韧性城市的概念以及其构成要素;其次总结发达地区地方和国家层面的韧性城市建设政策、国际合作组织的政策激励;并创新地从政策议程、制定和执行的过程模型视角对政策经验进行总结;最后提出了在我国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借鉴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0.
人类社会繁衍的需求造就了女性无私的母爱与对家庭的责任感,勤劳、节俭、负责成为一般女性的美德。有一个贤良的主妇,即使再穷的家,也能让日子过得井井有条;有一个贤良的妻子,能让在外拼搏的男人多一份韧性和安全。正是看到妇女这种天生的优点,国际小额贷款组织,特别是以开发扶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