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50篇
工业经济   30篇
计划管理   178篇
经济学   196篇
综合类   54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125篇
农业经济   52篇
经济概况   92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天人哲学与传统医学理论之经典。依据复杂系统理论,采用取象比类方法分析人体生命系统与城市社会—生态复合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黄帝内经》的中医思维可为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理念与方法提供借鉴,如"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五行传变"的病机与灾变思想,"辨症论治"的因地制宜原则,"固本培元、生生不息"的内生发展观,"以平为期"的系统平衡思想,"上工治未病"的预防原则等。在此基础上,发掘提炼国内外基于中医思想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介绍了作为城市再生策略的城市针灸术、基于城市气候地图设计通风绿化廊道的城市导引术、再造城市之肾的海绵城市建设等国内外案例。该研究可为韧性城市理念与实践的本土化创新提供一些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62.
台风是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主要区域性气候灾害之一,面对台风灾害的不确定性和周期性,构建主动适应的韧性安全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949-2017年间的135个相关台风路径数据,发现湾区台风风险由珠江口东岸向内陆地区递减。粤港澳大湾区应从区域/城市群、城市和城镇/社区三个层面构建湾区韧性体系。区域/城市群层面着眼于空间均衡发展和分级管治;城市层面提升生态安全格局和工程防御韧性;城镇/社区强化学习和自组织能力。同时,建立城市群协同治理机制,围绕台风的季节性特征制定周期性强韧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城市群应对台风灾害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63.
64.
提升经济韧性水平是谋划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省域经济韧性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演进态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2-2021年我国省域经济韧性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强-中-弱”阶梯式递减的空间格局。(2)省域经济韧性发展水平空间聚集效应显著,主要呈现双高(H-H)及双低(L-L)聚集的空间组织模式。(3)省域经济韧性的发展具有动态复杂性,全国整体、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韧性水平皆呈现上升趋势,但省份之间差异较大。同时东部地区经济韧性存在轻微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各省份应立足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抵抗力、恢复力和进化力三方面提升经济韧性水平,同时有效利用与相邻省份地理空间上的临近优势,实现强经济韧性省份与弱经济韧性省份间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65.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产业链网络节点模拟攻击模型,根据2012、2015和2017年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测度中国地级市产业链韧性指数,并利用中国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产业链韧性有明显的驱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城市和市场化发展水平较低城市的产业链韧性促进作用更明显,且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来驱动产业链韧性提升。因此,本文认为,应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化和差异化发展,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助力实现产业链韧性提升。  相似文献   
66.
本文将韧性概念引入家庭长期治理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和2019年的微观数据,基于欧几里得距离法构建家庭普惠金融指数和家庭数字鸿沟指数,并通过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测算家庭韧性,以此研究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韧性的影响、机制以及数字鸿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有效提高农村家庭韧性,从而有效确保农村家庭生计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并减小其未来致贫的可能性,进而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然而,普惠金融提升农村家庭韧性的效果有赖于数字鸿沟的缩小,数字鸿沟会显著削弱普惠金融对家庭韧性的提升效应,其中数字可及性和数字使用度都会产生该影响;最后,研究发现普惠金融能通过促进家庭理财、激励家庭创业和提升教育消费三条路径提升农村家庭韧性,但这些路径在数字鸿沟指数较高(即享受数字红利较少)的家庭中均很难成立。  相似文献   
67.
本文基于2015、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测度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结合省级层面数据测度数字乡村发展指数,实证考察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内生性处理、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非农就业转移在数字乡村发展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数字金融素养和政府支持水平起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提升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条件背景下存在差异。为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应加强农村数字基础条件建设,增强数字要素赋能作用,提高农民数字金融素养,建立系统有效的政府支持机制,打通数字乡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68.
袁持平  杜妍 《城市发展研究》2023,(11):51-57+108
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以全国277个城市为案例,探讨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下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恢复力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机制,为数字中国建设奠定了事实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整体上能够提高城市恢复力,推动城市活力恢复,这一结果在选取工具变量后仍然成立。此外,经济和人口等城市特征也对城市恢复力存在显著影响;(2)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创新能力和政府治理效能是数字经济赋能城市恢复力的两个重要渠道;(3)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行政级别、合作层次和空间发展模式的不同均会影响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69.
旅游业是环境敏感型产业,在重大外部冲击面前具有脆弱性,而韧性为旅游业提升反脆弱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文章首先对韧性的概念和特征进行梳理,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维度构建了旅游业韧性。其次,通过检索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使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围绕韧性学术史演变、作者和机构合作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对旅游业韧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出直观系统回顾。再次,对旅游业韧性的相关研究从研究主题分析、研究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3个方面进行总结。最后,针对旅游组织/企业、旅游目的地、消费者信心及政府4个利益相关者剖析了旅游业韧性建设的路径,期望能为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以黑龙江省龙江县等28个县域(见表2)为研究对象,构建以恢复力、抵抗力、创新发展力为一体的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其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探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其整体经济韧性指数较低,各县之间的经济韧性水平差异不大,主要分为经济韧性中等和经济韧性较弱这两类;工业企业产值、公路路网密度、产业高级化和在校受教育人数是其经济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均GDP对经济恢复力影响较大。基于上述研究,把各县经济韧性的实际情况与主要影响因素相结合,提出其经济韧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