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0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2012年6月以来,江苏省新沂市的有些鱼塘发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造成鱼类的死亡,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现将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一些特点及防治方法作一总结,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暴发性出血病的症状主要症状是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充血。外表症状表现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轻度充血,鳃淤血或苍白,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体表各部位充血加剧,眼球突出,口腔颊部和下颌充血发红,肛门红肿。内  相似文献   
22.
<正>月鳢,属鲈形目,鳢科,月鳢属,俗称花星鱼、七星鱼、秤星鱼、点星鱼。月鳢在野生状态下极少发病,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如果饲养管理不当,环境条件恶化,鱼体抵抗力下降也会引起鱼病。溃烂病就是该鱼常见的鱼病,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多发于鱼种和成鱼阶段,本病,交叉感染严重。  相似文献   
23.
<正> 在目前的饲喂条件下,要消灭一切病原体是不可能的。但要控制鱼病的发生,我们可从提高鱼体抵抗力入手,效果会好些。一、合理的混养 此法不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鱼病的预防也有较好的作用。因为不同种鱼类上的寄生物不完全相同,某些寄生物只能寄生于某种寄主,别的鱼类对其有免疫力,由于混养的结果,实际上就使这种鱼  相似文献   
24.
<正> 一、鱼种规格及操作 银鲫鱼种的放养规格可分3—4个档次,可选择每公斤5—10尾/档、10—20尾/档、25—30尾/档、40—160尾/档,对于没有条件的地方,可放一个档次即一次放足年终上市。所放品种要纯,体格健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从外地购买时操作要轻、快,选择晴天,防冻、防损伤。受伤后的鱼体极易感染水霉菌“长毛”;要注意  相似文献   
25.
黄颡鱼养殖由于受高温、水质、投料及鱼体无鳞的特点和鱼池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影响,会引起鱼体局部感染或患寄生虫病,给黄颡鱼生长带来阻碍,从而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提前预防和治疗以下几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26.
一、鱼类越冬期死亡原因1.鱼塘环境差,严重缺氧。一是鱼塘老化或未清淤泥,配套池塘养殖场的排放物落塘,或高投饲、高排泄,有机物增多,耗氧量大;二是生活污水和附近工业废水入塘,大量耗氧而引起溶氧不足;三是水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超标,引起鱼类中毒;四是  相似文献   
27.
一、寄生虫病危害严重1、寄生虫寄生鱼体后,往往引起鱼体食欲减退、消瘦,影响鱼体生长,严重影响鱼体的商品价值。2、寄生虫大量寄生鱼苗体表或鳃上时,引起鱼体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往往造成大批量死亡。3、寄生虫寄生于鱼体后,破坏了鱼体鳃及皮肤、肠道等,组织器官往往被细菌乘虚  相似文献   
28.
<正> 发病原因及其症状 该并发是由于环境的突变,鳖相互撕咬以及与地面摩擦受伤后,由多种细菌诱发感染所致。临床症状:鳖爬上晒台后对惊忧反应迟钝,有甲鱼浮于水面死亡。病甲鱼体表糜烂,主要是背壳,硬部两侧的裙边。有的脚爪经手一抹就脱落。在头的两侧有成片的白斑(米黄色),呈疮痴状。经解剖:肝呈灰褐色、肺  相似文献   
29.
鱼塘投饵机于80年代后期研制开发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通过推广应用,以其投饵面积大、投饵均匀、节约饲料、节省人工、鱼体生长均一等优点逐渐为养殖户认可,根据使用单位长期对比试验。1、节省人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三倍以上;2、节约饲料避免人为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15%以上;3、减少饲料沉入池底腐烂变质,保持水质清洁、减少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正> 鱼鳞立病又称竖鳞病、松鳞病、松皮病。此病是由于水型点状极毛杆菌侵入鱼体而引起的疾病。 一、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部分或全部鳞片向外张开,竖起来像松果状,鳞片基部水肿,皮肤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有水状液从鳞片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