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1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3篇 |
工业经济 | 22篇 |
计划管理 | 51篇 |
经济学 | 125篇 |
综合类 | 22篇 |
运输经济 | 1篇 |
旅游经济 | 3篇 |
贸易经济 | 46篇 |
农业经济 | 127篇 |
经济概况 | 1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8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上、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巨大差异和生态保护问题的参差不齐必然需要发挥地方立法在黄河生态保护中的作用.梳理相关地方立法,发现黄河流域地方环境立法存在地方特色缺乏、针对性不强,个别地方存在一定程度的立法"放水"现象,地方立法协作机制缺失等问题,这就要求各地要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地方需求,增强地方立法特色和可操作性,加强立...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生态水利建设与黄河生态保护并行不悖,二者可以协调发展。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本文对黄河流域水利设施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出新时代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水利建设的建议。在保障黄河生态环境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推进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阿坝州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上游担当,在草地保护与沙化治理、湿地生态保护、水环境监测、生态补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阿坝州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依赖政策资金支持,自主发展动力不足,生态环境保护设施与技术比较落后,生态价值实现途经未得到有效贯通。因此,本研究深入梳理黄河流域阿坝州段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旨在为整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阿坝力量。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要战略,税费政策对治理环境污染这类外部性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研究此问题,选取黄河流域省际面板数据,用省会距离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测算税费政策对黄河流域环境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对工业SO2、工业废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三种污染物的排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促进黄河流域的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出进一步优化税收制度、推进“绿色税收”和试点环保新税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针对黄河流域发展的关注度在持续地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并且也是目前南北经济分化模式下,促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条件,所以探讨黄河流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其本身对于黄河流域的发展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牡丹适应性强,分布很广泛。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安徽、浙江以及四川、云南、西藏等高原地区都有野生牡丹的自然分布。目前,我国牡丹栽培范围,北起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尚志县,西至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南到广东、广西,东到江苏、浙江及沿海各省。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农产品消费需求、协调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对2003—2020年黄河流域9省份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分析讨论黄河流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时空特征、短板弱项与路径选择。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随时间变动呈逐步提高的特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山东省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具有优势,但是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均较低,即各省份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差异较大,在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与弱项。鉴于此,需要补齐短板弱项,促进各地区特色农业全面均衡发展,加强政策支持引领,夯实特色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增强特色农业内生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2013—2021年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19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收敛模型等方法,比较分析两大区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和收敛性。研究发现:(1)两大区域的两系统耦合协调均由失调发展状态转变为协调发展状态,长江经济带两系统具有更高的耦合协调度和更快的增长速率,引领作用显著。(2)两大区域的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正逐渐减小,区域间的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鸿沟正逐渐缩小,两系统耦合协调正由区域非均衡发展向区域相对均衡发展转变。未来一段时间内两大区域的总体差异仍以区域内差异为主,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交叉重叠问题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总体差异的影响正在减弱。(3)两大区域的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存在显著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长江经济带拥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而黄河流域的收敛速度则相对较慢,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劳动力质量和对外开放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收敛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针对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不同特性,为两大区域提供差异化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