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3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45篇
经济学   122篇
综合类   20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44篇
农业经济   127篇
经济概况   12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孙晶  黄思敏 《科学决策》2023,(6):159-174
绿色创新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2011-2020年内蒙古沿黄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结合重心—标准差椭圆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揭示内蒙古沿黄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利用变异系数、边际垂直β收敛模型探究绿色发展的收敛特征。研究表明:内蒙古沿黄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态势向好,但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创新环境尚未形成;受资源禀赋限制,地区间绿色创新发展分化明显,蒙西地区内部差异显著;内蒙古沿黄生态经济带全区、蒙中地区的绿色创新发展存在显著的σ收敛与β收敛特征,蒙西地区收敛特征不稳定。提出内蒙古沿黄生态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亟需加强绿色创新基础建设投入、差异化政策制定与绿色创新高水平收敛机制构建等,以推进黄河流域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32.
核算产业贸易所引致的流域省区之间隐含碳流动及明确各省区间生态补偿对于黄河流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制定生态补偿条例具有现实意义。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率先测度了黄河流域九省区之间2015年与2017年隐含碳排放,并进一步明确测算出了黄河流域九省区间由于产业贸易带来的二氧化碳转移情况及生态补偿额度。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九省区碳排放总量呈现由东到西梯度递减,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呈现由东到西梯度递增。(2)黄河流域九省区主要碳排放部门为基础能源及二次能源生产部门、矿产品生产部门以及金属冶炼加工部门。(3)东中部省份是流域九省区之间转移和承接隐含碳排放转移最多的省份,流域九省区之间隐含碳转移呈现出明显的地理邻近效应和产业结构互补效应。(4)进一步对九省区生态补偿额度测算表明,生态补偿额度上并不呈现出明显的梯度赤字,而是由东向西的赤字—盈余空间格局转向中间赤字、两头盈余格局。这些结论为公平合理地制定以碳排放为基准的流域间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33.
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动态因子分析法测度2009—2019年黄河流域9个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较弱且空间差异较大,上、下游高质量发展差异的马太效应逐渐显现;(2)高质量发展和各个维度的网络联系强度均表现为明显的空间分异和非均衡的分布特征,东部地区中心城市间的网络联系强度整体高于西部地区,东西部城市之间联系较弱,西部地区城市之间并未存在强联系;(3)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间网络联系松散,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合作、协调发展机制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434.
以兼具粮食主产区与自然资源开发密集区双重特征的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将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约6 500家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数据匹配到县域层面,定量评估2003—2013年该流域矿产资源密集开发对当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ATFP)的影响,并从生态环境破坏视角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基础设施条件、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劳动力转移量等因素后,样本期内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密集开发使得当地ATFP平均损失约为10.06%,该效应在流域的不同地段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中下游的损失更为严重,损失度达13.31%。从作用机制来看,上述损失中近1/4源自当地矿产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重视工业污染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型乃至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5.
王懿 《山西农经》2022,(24):145-147
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中体制机制创新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仍存在环境政策体系不完整、公众参与下的体制机制创新程度不够高、监督机制不完整和违法成本偏低等难题。应立足于黄河流域实际,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指导、公众参与”的新型体制机制创新模式,更加有效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36.
437.
冯春晓  刘生敏 《物流科技》2022,(13):112-115+122
为了进一步提升黄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需要对各个城市物流竞争力进行评价。文章从物流经济发展能力、物流作业能力、物流需求规模和物流创新能力4个方面选取19项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熵权TOPSIS法,借助EXCEL计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各个城市在各个方面的物流竞争能力。结果表明,郑州市物流竞争力最强,其次是西安市,然后是济南市,兰州市物流竞争力较弱,西宁市竞争力最弱。最后根据物流竞争力评价结果提出提高黄河流域“一字型”中心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为黄河流域地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也为黄河流域城市的发展指明了路径。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地区要充分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地谋划发展思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努力推动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39.
张小科 《市场周刊》2020,(17):0148-0149
河南的根脉在黄河、安危在黄河,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也在黄河。文章从河南在黄河流域以及河南沿黄地区特点出发,分析河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使命、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发展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40.
本文在建立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DEA中的CCR评价模型,对黄河流域9省区的生态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做出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