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0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1篇 |
工业经济 | 13篇 |
计划管理 | 61篇 |
经济学 | 35篇 |
综合类 | 16篇 |
贸易经济 | 66篇 |
农业经济 | 14篇 |
经济概况 | 65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已经历3年时间。在此期间,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在产业合作、资源整合、财政金融政策、配套产业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针对问题本文从政府职能、发展配套产业、财政金融支持、发展外包业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2.
随着日本和韩国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大规模向海外转移成为必然趋势。哈大齐工业走廊借着誊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契机,需要吸收大量的资本和技术,成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哈大齐工业走廊通过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提升其产业水平和层次,加速汽车工业、医药业、电子信息业、食品工业等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93.
本文对老庄哲学在魏晋文人阮籍思想和文学创作中的高下之争进行了分析,试从文学沟通哲学的层面上对道家思想进行新鲜解读,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先秦诸子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94.
95.
韩国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国,由于其能源资源十分有限,所需能源的97%需要海外进口,哈大齐工业走廊丰富的能源资源无疑对韩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也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注入与支持。本文拟以哈大齐工业走廊为中心对黑龙江和韩国的能源产业进行比对分析,探讨建立对韩能源合作平台,使双方能够实现战略性分工,促进黑龙江省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双赢互利。 相似文献
96.
齐40块莲花油层属于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应用蒸汽吞吐技术开发,现已进入高周期、高含水、低油汽比的吞吐采油中后期。针对该油藏特点,我们运用侧钻水平井技术对潜力油层进行挖潜。该油藏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成功地提高了稠油采收率,对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98.
齐尚贤,男,汉族,辽宁人,1942年3月生,1964年9月参加工作,197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优异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煤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19649~19874,在乌达矿务局先后任技术员、区长、副矿长兼总工、矿长以及乌达矿务局局长;19874~199312,任内蒙煤炭厅副厅长;199312~19954,任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19954~19979,任中国煤炭物资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19979~19995,任中国煤炭物产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19995至今,任中煤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记者:齐… 相似文献
99.
齐连旭谈起他的创业故事,神情有些激动。看上去性格有些腼腆的齐总,可能是对创业的感触颇深,他一打开话匣子就如竹筒倒豆——哗哗响。齐连旭的创业观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创业如登山,不能懈怠;二是人才是关键,先当学生后为师;三是朋友同心,其力断金。齐连旭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后在吉林工业大学读硕士,98年读完研究生后在烟台东方电子公司担任技术负责人。在东方电子干了一段时间后,他突然萌生了出国的念头,这个念头源于他的一位名叫马力的挚友。在齐连旭就读于长春地质学院时,他是学校计算机协会的会长,而马力当时是吉林大学计算机协会会长,校际之间经常有一些交流合作活动, 相似文献
100.
阶级社会以不均不齐为特征,但周代却存在着均齐思想和与之相应的救济制度。本文拟对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加以分析,以便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的丰富内涵。一、均齐思想《尚书·康王之诰》曰:“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底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曾运乾《尚书正读》指出,此段文字“言文武为政,等贫富之差,协宽猛之宜,止於至中。”很显然,防止分化过于剧烈,在一定程度上追求均齐,乃是周初政治的指导思想。其实,扩而大之,这还可看作古代贵族们的共识。箕子在上洪范九畴时,就提醒武王一定要进用那些“无虐茕独而畏高明”的人(《尚书·洪范》),可惜殷的传统被后期的“逸王”们丢掉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