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6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22篇
工业经济   85篇
计划管理   769篇
经济学   348篇
综合类   57篇
运输经济   4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89篇
农业经济   51篇
经济概况   28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20世纪30年代以来,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以下简称(《指引》),对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国有企业的航天科工面临着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52.
以新后河27#左线大桥安全防护为例,详细介绍了T构箱梁施工跨既有线及国道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对各类跨既有线或公路的悬浇桥梁安全防护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3.
吴新印 《价值工程》2010,29(24):103-103
该文从桥梁关键施工工艺出发,对立交桥关键结构的设计及施工工艺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解决了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遇到的部分实际问题,为指导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4.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及图示,以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海游港特大桥23#-24#跨施工为例,针对其浅滩淤泥层地基承载力小,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数量大,海工耐久混凝土施工工艺高,详细介绍换填基础施工、支架沉降、海工耐久混凝土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5.
刘洋 《环球财经》2014,(6):33-35
上世纪30年代,当资本主义世界面临覆灭风险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的经济学理论帮助数十个国家涉险过关;而当这些国家的政府在上世纪70年代再度因为滞涨面临崩盘的困境时,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再次让他们幸免于难.现在,可能到了“救世纲领”再度横空出世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56.
沈晗耀 《上海经济》2010,(10):10-1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0%,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奇迹。  相似文献   
5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的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桥梁的修建工程也越来越多,桥梁的建造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其中,现浇连续箱梁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此种技术的施工工艺程序比较多,施工步骤也比较复杂,那么本文就是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主要针对在连续箱梁技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8.
本文结合杭瑞高速公路十三标工程建设的实际,介绍了关于应用碗扣型支架现浇连续箱梁的施工工艺和工法特点,旨在引导更趋合理的施工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9.
尼克 《沪港经济》2012,(10):56-57
让大学介入工业的传统,应该始于1930年代斯坦福大学。当时斯坦福的教务长特纳锐意改革,认为让大学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也是大学的职能之一——惠普就是这项改革的直接成果。大学教授直接利用科研成果办公司,还是在198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拜-多尔法案之后。  相似文献   
60.
陈豹隐这位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先驱,是在我国首译马克思《资本论》的经济学家。他在商品及商品生产、价值及价值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至今仍有现实意义。20世纪30年代就论述了机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作用,并提出"推广农业机械的使用"作为解决当时中国农村总破产问题的二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