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5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91篇
经济学   119篇
综合类   23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46篇
农业经济   23篇
经济概况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水利的投入不断增加,然而"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市场管不了"的现象仍然存在,跨村水利管护机制缺失、基层治水规则与秩序失范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福建永春县吾峰镇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改革为例,分析基层村镇场域中治水规则的建立与变革,从边界、身份、选择等7项规则入手剖析其对基层治水有效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治水规则深刻影响了吾峰镇水利管护的行动情境:边界规则突破了原有以行政边界划定的资源治理边界,并鼓励企业等新行动主体进入;身份规则、选择规则明晰了管护主体的合约关系,确定了权责监督机制;偿付规则实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信息规则推进了基层治水的公开、透明化运营;聚合规则创新了基层民主的可实现形式;范围规则通过试点选择创造了政策空间。在7项基层治水规则的共同作用下,吾峰镇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改革摆脱了管护主体缺失困境和跨域治水合作困境,实现了治水行为的规范有序和管护绩效的稳步快速提升,促进了农村基层治水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2.
创新要素流动既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又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反之,产业结构变迁又会通过微观效应推动创新主体创新。基于1998-2018年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研究了创新要素流动与产业结构变迁的互动关系及空间溢出效应。回归结果表明:R&D人员流动对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其它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抑制了本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溢出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R&D资本流动对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其它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其它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R&D人员及R&D资本流动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抑制了其它地区的R&D资本流动。  相似文献   
23.
人类产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目前区域可持续发展关注的重大问题。利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RCIIISNE)和综合评价指数(ECIIISD),分析洞庭湖区2001~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变化的RCIIISNE值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与GDP呈正相关性,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与影响程度处于中等状态,年均RCIIISNE值为3.4053,接近较重状态。(2)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形势对RCIIISNE值影响最大,而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影响最小。(3)产业结构变化的ECIIISD值有所降低的是种植业和纺织业,其余23个产业类型的ECIIISD值均有上升;ECIIISD值和EPC值都较高的产业只有竹木工艺加工业、批发和零售业和旅游住宿餐饮业,表明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不相协调。  相似文献   
24.
气候变化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即:通过人口、土地等资源的时空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小城市面临的潜在气候风险。本文从"城市发展如何考虑气候变化与风险管理需求"这一核心问题出发,探讨了气候风险、气候风险管理及适应型城市的概念和内容,指出在中国城市化提升阶段,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气候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基于国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实践与经验,提出将适应与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城市规划,提出构建适应型城市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交通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交通运输行业我们的社会管制制度存在着错位、越位和缺位等问题,为此本文运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对我国交通运输社会管制制度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传统的交通运输行业政府管理模式具有强大的惯性作用,决定了我国交通运输社会管制的制度变迁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路径依赖”性,正处于制度从均衡状态——不均衡状态——均衡状态中的不均衡状态即锁定状态,要实现交通运输社会管制制度的创新,我们必须要改革交通运输行业政府管理模式,由交通运输行业政府单极治理模式向社会、公众和政府的交通运输多元治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6.
统筹城乡发展是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经历了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然后进行统筹城乡综合改革三大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探索中国推进制度转型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主要路径是政府主导建立社会主义城乡统一大市场,规范市场运行,弥补市场失灵,同时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以弥补集权管理制度不足。制度贡献将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对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27.
制度变迁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将制度变迁引入了内生增长模型,刻画了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求解了社会计划者问题的均衡解,并对解的经济含义进行了讨论。模型的基本结论是,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本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8.
开放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的个别化自主学习,是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自学的能力,教师给予必要的和关键的辅导,通过网络学习,大面积地提高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29.
In contrast to studies of HRM and innovation within hi-tech industries or greenfield sites, this paper uses longitudinal data to analyse the attempts of two mature corporations to shift from business strategies of 'cost reduction' and 'growth by acquisition' towards organizations that compete through innovation. The case studies describe how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HR function itself are used as change levers to support the shift in business strategies. By analysing the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complex microprocesses that either facilitate or constrain such organizational change. Its contribution lies in considering strategies concerned with innovation in both product and sales and marketing; in tracking these change processes over time using in depth case studies; and in considering innovation as a strategic trigger for corporate renewal.  相似文献   
3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ulture of a medium-sized community bank based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The study aims to identify the organization's culture and then measure the level of cultural cohesion that exists three years after a major cultural campaign was launched.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organization valued most highly were integrity, willingness to serve the customer and teamwork - all components of the official bank document on culture. Interestingly, the analysis uncovered some significant valu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employee groups and also employees and management; differences which can affect firm performance levels. The analysis also revealed that changing the culture in an organiza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cultural cohe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