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69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47篇
经济学   111篇
综合类   21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57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6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环境变迁、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已有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以利益相关者分析法为基础的规范分析框架,来研究大型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效应,并结合南水北调工程考察其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的效应分析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加速扩张,以保费收入年均超过50%的速度高速增长.在中国这样新兴加转轨市场中以及外资保险公司进入的溢出效应初步实现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外资保险在中国的经营状况和竞争策略,重新审视了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对中国保险业发展带来的积极效应和新问题,并提出了在开放经济的视角下对外资保险机构的进入与发展应该实施怎样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3.
We examine what determines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n privately held firms. Our study is motivated by the fact that most studies in this area rely on data from publicly traded firms. Further, the few studies that are based on data from privately held firms only examine a limited number of determinants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pay‐to‐performance relation is weak. Board size and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re the only corporate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 that explain variations i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Executive characteristics like skills, titl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ll explain variations i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Contrary to our expectations, we do not find a stronger pay‐to‐performance relation in firms with better designed bonus plans.  相似文献   
104.
基于专利数据构建技术专业化衡量指标,测度2001-2015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技术专业化系数,展现专业化模式的区域差异以及变动规律,并利用门限面板模型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技术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省域技术分工系数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区域特征,并出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只有少数地区能在高新技术和高机会技术领域实现专业化,大部分地区仅在自身优势产业所对应的技术领域实现专业化;技术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创新能力较低时,技术分工将促进经济增长,而当创新能力较高时,技术分工的作用不显著,且不同领域专业化会产生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从环境税的理论基础入手,回顾了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基本观点,认真分析了环境税经济效应传统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并在继承本文作者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将技术革新效应引入到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当中,对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作了再扩展,进一步夯实了环境税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06.
粮食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生产,对于一个国家具有基础性意义,因而各国都对其给予各种保护,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粮食补贴政策。我国也于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粮食直补政策,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青岛市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储备基地,本文通过对青岛市的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模型分析,得出其实施效果,并就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07.
An “effects‐based” or “economics‐based” approach to competition policy requires a theory of harm that causally links a business practice and its allegedly anti‐competitive effects and also weighs anti competitive effects against the pro‐competitive effects of the practice. This implies a shift away from per se prohibitions of certain practices towards case‐by‐case analysis – a move that has been hotly debated, especially in Europe. Using a case study of the recently concluded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case, we study the core features of an effects‐based approach to vertical restraints. We find the approach followed in the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South Africa cas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an effects‐based analysis, but highlight some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108.
尽管从贸易理论,上来说学者们对投资和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存在着争论,但是实证分析发现,1991-2009年间,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带动了贸易的增长,存在着互补效应。而且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台湾自大陆进口与向大陆出口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9.
产业的协同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它对就业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从理论上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就业效应,并基于中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会显著提升区域内总就业水平,而且对区域内制造业就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均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集聚会促进区域内制造业就业增长,但也会抑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域内协同集聚总体上抑制了就业增长,它们的省际协同集聚对区域内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总体就业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110.
在运用区位熵方法测度创新资源集聚水平的基础上,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高校和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水平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当前高校单一创新资源集聚水平对不同地区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具有不确定性,其中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具有负向影响,对西部地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技术产业单一创新资源集聚水平整体上呈现出显著正向溢出效应;②整体而言,创新资源的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多与单一创新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呈相反态势;③无论是高校还是高技术产业,其单一创新资源集聚水平对各地区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④两种创新资源集聚的交互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且单一创新资源集聚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抑制创新绩效的提升。据此,提出优化我国创新资源配置、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