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4篇
财政金融   171篇
工业经济   78篇
计划管理   223篇
经济学   696篇
综合类   391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894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5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外商直接投资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少不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功劳。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而东部地区又是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占到了外商直接投资的85%以上。这表明外商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直接投资很不平衡,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为有着明显的特征。而且研究表明,他们的这些行为受到了诸如投资环境、地理位置、人力资源、经济外向度、聚集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需要制定对策以提高外商在当地的直接投资。其中基本的对策是改善投资环境,丰富人力资源,产生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42.
徐仲昆 《时代经贸》2007,5(9X):107-108,110
外商直接投资对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关系着产业结构优化的程度。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还需要有不小的改进。基于此.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的利弊作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3.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深化程度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设定一个金融深化程度函数,并将其引入最终产品部门的生产函数,证明了金融深化程度是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也表明,金融深化程度是FDI溢出效应的决定因素之一。从实践来看,相对于我国现有的外资规模,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滞后是造成FDI溢出效应为负的原因之一。而且,金融深化程度的不同也是造成FDI溢出效应跨区域差异和阶段性变化的重要原因。文章最后针对如何推进金融市场化进程以获取正向FDI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4.
ABSTRACT

This study has attempted to address prior knowledge gaps in the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literature by integrating the innovation shocks into the 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 (EKC) equation for twenty-six OECD economies using data from 1990 to 2014.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exports (EXP),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REC), and GDP per capita were included as control variables. The results from multiple empirical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positive shocks to innovation improve, but the negative shocks disrupt environmental quality. Data analyses also showed that a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income per capita of OECD economies. From the negative coefficient of income per capita (squared) and the existence of a negative nexus between FDI and CO2e, both the EKC and the Pollution Halo Hypothesis (PHH) were confirmed in sampled economies, respectively. The paper offers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favourable impacts of REC on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calls for the adoption of innovation shocks as a policy instrument to formulate better environmental policie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相似文献   
45.
唐琳  张诚 《当代财经》2006,(5):99-102
FDI发展历史的早期,就有学者关注FDI对东道国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问题。1994年和1999年的《世界投资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在此理论基础上,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了FDI对东道国就业的直接效应、短期间接效应和长期间接效应,并给出了FDI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可以为政府在不同阶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跨国直接投资在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对东道国的就业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论文分析了跨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就业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论文分析了该领域内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47.
东道国因素与东道国外商直接投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直接投资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对忽视东道国因素的西方国际投资理论提出了挑战。东道国因素对国际生产资本地域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是东道国因素与投资主体综合作用的结果,东道国环境、体制、政策系统的状态特征决定了东道国外资特征。  相似文献   
48.
"巴格瓦蒂假说"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不是自然产生的,"溢出效应"是否产生以及"溢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东道国一定的经济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外贸政策.本文利用中国1982~2003年的年度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贸政策体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原因是我国外贸政策体制是以重商主义的"出口创汇"思想为基本指导原则的,这使我国的外贸政策仍属于一种保护型政策,因而不利于外商在华投资溢出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49.
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和区域分析证据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本文将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分析 ,与中国经济的特定发展模式联系起来 ,从中得出两项分析结果。一是在产业发展层面 ,外商投资确实有助于改进资源配置效率 ,然而这种贡献却是以妨碍生产效率改进为代价的 ;二是在区域发展层面 ,以进口替代加资本深化为特征的“上海模式” ,在促进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方面 ,确实优于以出口导向加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广东模式” ,只是前一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可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50.
卢晓勇  孙宏  李红 《技术经济》2006,25(12):7-9,34
伴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深化和加入WTO,FDI的就业效应日趋成为学者们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FDI较为系统地分析,认识到FDI的就业效应更应该是一种间接和长远的效应,且其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特征。因此本文从FDI的关联性和长远的动态特征等方面对其就业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