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4篇
财政金融   171篇
工业经济   78篇
计划管理   223篇
经济学   696篇
综合类   391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894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5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东道国因素与东道国外商直接投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直接投资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对忽视东道国因素的西方国际投资理论提出了挑战。东道国因素对国际生产资本地域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是东道国因素与投资主体综合作用的结果,东道国环境、体制、政策系统的状态特征决定了东道国外资特征。  相似文献   
52.
"巴格瓦蒂假说"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不是自然产生的,"溢出效应"是否产生以及"溢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东道国一定的经济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外贸政策.本文利用中国1982~2003年的年度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贸政策体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原因是我国外贸政策体制是以重商主义的"出口创汇"思想为基本指导原则的,这使我国的外贸政策仍属于一种保护型政策,因而不利于外商在华投资溢出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53.
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和区域分析证据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本文将有关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分析 ,与中国经济的特定发展模式联系起来 ,从中得出两项分析结果。一是在产业发展层面 ,外商投资确实有助于改进资源配置效率 ,然而这种贡献却是以妨碍生产效率改进为代价的 ;二是在区域发展层面 ,以进口替代加资本深化为特征的“上海模式” ,在促进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方面 ,确实优于以出口导向加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广东模式” ,只是前一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可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54.
卢晓勇  孙宏  李红 《技术经济》2006,25(12):7-9,34
伴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深化和加入WTO,FDI的就业效应日趋成为学者们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FDI较为系统地分析,认识到FDI的就业效应更应该是一种间接和长远的效应,且其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特征。因此本文从FDI的关联性和长远的动态特征等方面对其就业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5.
资本全球化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几个部分探讨资本全球化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资本全球化的内容 ;资本全球化与环境保护的互动关系 ;国外直接投资对环境保护影响的正反面经济评估 ;国际银行资本流动对环境保护影响的正反面经济评估 ;证券资本对环境保护影响的正反面经济评估 ;保险资本流动对环境保护影响的正反面经济评估。  相似文献   
56.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rowd Out Domestic Entrepreneurshi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analyzing firm entry and exit across Belg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his paper presents evidence that import competi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iscourage entry and stimulate exit of domestic entrepreneurs. These results are in line with theoretical occupational choice models that predic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ould crowd out domestic entrepreneurs through their selections in product and labor markets. However, the empirical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is crowding out effect may be moderated or even reversed in the long-run due to the long term positive effects of FDI on domestic entrepreneurship as a result of learning, demonstration, networking and linkage effects between foreign and domestic firms.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回顾和分析国际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优势思想的发展和]进,说明了理论研究可以通过对各种市场结构的细分,把优势分析引入到企业内部,并通过对分工、市场结构与交易费用之间的矛盾关系的深入研究,探讨内生优势与外生优势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则是一个建立在企业自身独特能力基础上的、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各种比较优势的动态累积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8.
集群战略日益广泛地被运用于招商引资 ,旨在增强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与粘合力 ,从而促进地方持续发展。浙江嘉善木业集群的经验表明 ,外资能否持续推动地方集群的发展 ,除了受地方制度成本及集群外部效应的影响之外 ,还更取决于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融合方式与程度。在学习能力和企业家精神较强的地区 ,民营企业在外资企业的示范带动和竞争压力下 ,能够通过持续的知识积累和自主创新 ,增强并突出自身优势。届时 ,外资企业不但能够获得纯经济外部性 ,还能够获得知识与信息的外部性 ,并受此驱动与地方资本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59.
对加入WTO后"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市场换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在加入WTO前的“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加入WTO后“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环境和外资在华行为的变化以及国际产业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势,最后对如何促进“以市场换技术”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0.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and other foreign firms can be conduits for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T&K) transfer to host countri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Most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focuses on T&K transfers through FDI and are drawn from Asia not Sub-Saharan Africa (SSA), although SSA is increasingly receiving foreign investment. There is a paucity of research that gives insights into project-level T&K transfer issues in SSA countries. Using the Ghanai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 an empirical focu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K transfer potential. The findings reveal significant weaknesses in T&K transfer across industry subsectors and between foreign and local firms. This arises from the potentially complementary but dissimilar resource and knowledge bases. The weaknesses are compounded by the absence of coherent government T&K development poli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