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31篇
贸易经济   71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如何深化中国与东盟贸易区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实际经济状况,运用区域一体化理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的经济影响,从进口、出口和投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2.
建立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和新西兰亚启动了建立自由贸易区(FTA)的谈判。如果两国正式建立FTA,将会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关系。中新两国的经济具有互补性特征,FTA的建立对两国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都将产生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3.
在自由贸易区(简称FTA)内,贸易利益如何在成员国间分配取决于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在竞争型的南南FTA中,具有极端比较优势的国家利益将受损,具有中等比较优势国家将获益。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来说将主要带来贸易转移,进一步导致优势产业在东盟的集聚,强化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与东盟的贸易逆差,从而使中国在国际生产链条的末端长期驻足,并导致利益损失。政府必须对此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战略。  相似文献   
204.
对入世后过渡期中国外经贸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以来,我国在扩大开放中增强了吸纳外资的能力,并获得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促进了我国外经贸的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贸易摩擦日益严重,知识产权纠纷频频,进出口严重不平衡等的挑战。为保持我国外经贸持续发展,应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加快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重视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拓展,扩大内需,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尊重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205.
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建省20多年以来,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其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文章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背景,在分析国际旅游岛与东盟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海南国际旅游岛如何充分发挥其区位和资源优势利用物流来与东盟贸易共同发展,提出了制约海南国际旅游岛与东盟贸易的一些因素及发展国际旅游岛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东盟)的主要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6.
基于Melitz&Helpma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分析了FTA对出口商品种类多样性的影响,并利用2005-2014年中国与其签署FTA的17个伙伴国的HS-6位编码出口商品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中国签署的FTA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中国出口商品种类的多样化,但促进效应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只有当伙伴国为发展中国家时,FTA的实施才会对出口商品多样化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发展中国家关税的1%的降低将导致中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种类数量0.061%的增长。此外,中国相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协定国GDP的增长、协定国相对物价水平的升高、贸易双方政治制度差异的缩小、运输成本的降低都将带来出口商品种类多样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种类的多样化水平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推动与周边国家签署FTA的进程,进一步提升中国出口商品多样化,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