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93篇
工业经济   52篇
计划管理   467篇
经济学   808篇
综合类   215篇
运输经济   23篇
旅游经济   82篇
贸易经济   287篇
农业经济   72篇
经济概况   2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41.
不同所有制企业陆续进入、退出市场以及在市场中展开竞争,是中国渐进式改革在企业层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借助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在VDF总量生产率增长分解框架下,测度了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动态演进效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总量上的效率贡献最大,民营企业在增量上的效率贡献则最大。经济总量上,内部效率提升环节对总量生产率贡献最大,而增量上,退出环节对总量生产率贡献最大,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内生增长、创新驱动与优胜劣汰的发展道路。进入环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效率贡献均为负,说明中国依然是一个进入门槛较高的国家。不同所有制企业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与企业生命周期有关。本文对澄清我国企业改革的所有制误区,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与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2.
城市化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亚菲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3):53-57,71
本文选取黑龙江、上海、河南、广东和甘肃等5个省份,采用1985-2009年平衡面板数据,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了不同发展水平下的城市化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主要结论为:人口规模、人均收入和经济结构都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总体上,城市化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都呈正相关关系,但从5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省份来看,城市化...  相似文献   
143.
陕西省城市化与城市资源压力的协整检验与因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人口、经济、社会、地域景观四个方面,构建陕西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陕西省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同时,构建资源压力指数对陕西省城市资源压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其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①1990~2009年期间陕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持续提高;②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与城市化...  相似文献   
144.
在中部科技崛起思想背景下,文章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5—2010)》数据资料,使用C2R模型、BC2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2004—2009年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的R&D的综合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指数等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认为:航天航空业综合效率无效,是导致整体高技术产业TFP值低下的主要原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TFP值与技术进步指数最高;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超过资源配置指数。文章最后还给出了几点改进非有效行业R&D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5.
本文依据1998 -2007年中国28个省区的相关数据,采用修正索洛模型和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中国省区历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和增长率,并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R&D、人力资本、进口、出口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增长率则趋于下降,并且地区差距明显.地区间R&D、出口、人力资本对我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的正向作用并不明显;出口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而进口则对其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R&D、人力资本及外商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提高虽有促进作用,但它们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的显著性则有所差异;另外,研究还发现,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46.
Humanity's role in shaping patterns and processes in the terrestrial biosphere is large and growing. Most of the earth's fertile land is used more or less intensively by humans for resource extraction, production, transport, consumption and waste deposition or as living space. Biomass production on cropland, grazing areas and in managed forests dominates area requirements, but other processes such as soil degradation, human-induced fires and expansion of settlements and infrastructure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as well. The growing human domination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contributes to biodiversity loss as well as to a reduced capability of ecosystems to deliver vital services such as buffering capacity, soil conservation or self-regulation. This special section is devoted to the presentation of recent research into the patterns, determinant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human approp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 (HANPP), an integrated socio-ecological indicator of land use intensity. By measuring the combined effect of land conversion and biomass harvest on the availability of trophic energy (biomass) in ecosystems, HANPP explicitly links natural with socioeconomic processes and allows for integrated analyses of land systems. This introductory article explains the rationale that links current HANPP research to 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discusses issues of definition and methods shared by all articles included in the special section. Finally, it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individual papers, provides some general conclusions and presents an outlook for future researc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long-term trajectories of HANPP,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rade patterns as well as of the future role of bioenergy are highlighted as important issues to be addressed in the coming years.  相似文献   
147.
本文应用"资源诅咒"理论假说,通过1991—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能源开发确实带来了"资源诅咒"效应;虽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能源开发负向作用于对外开放度、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但"诅咒"效应尚未明显产生,而实施大开发后能源开发对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的负向作用有所增强,从而导致诅咒效应明显出现。通过进一步的实证考察,我们发现能源开发在西部主要通过其对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挤出效应,以及滋生寻租和腐败而引起的政治制度弱化效应这三种间接传导途径来阻碍经济增长,其中人力资本投入是作用最强的传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8.
增长失衡与政府责任——基于社会性支出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当前中国的发展出现了以国富与民生关系失衡为本质特征的增长失衡。本文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与民生有关的政府责任切入,指出当前中国与民生状况直接相关的政府社会性支出的不足,是导致增长失衡的重要原因。为此,政府应在提供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承担起基本的责任,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转型,增加社会性支出的比重,改善民生状况,纠正增长失衡;并通过社会性支出的增加,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增长路径的转变,实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9.
要素投入、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误差校正模型方法,估计了中国1952~1998年期间扩展的索洛模型和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比较分析了各种投入要素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0.
劳动权涵义辨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劳动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劳动权的主体是自然人,客体是劳动力,义务相对人是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内容包括工作权、劳动报酬权、休息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障权、劳动福利权、参加和组织工会权、民主管理权、劳动争议处理权。劳动权具有综合性、复合性、个体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