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5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在今年以来有PE进驻的上市新股当中,有13家IPO公司分别给其背后的17家PE带来账面投资回报超过20倍以上,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率高达55.68倍。  相似文献   
32.
资金管理     
《上海国资》2011,(4):72-72
一季度IPO融资960亿 同比下降 2011年第一季度,沪深两市新股发行仍然保持高速势头,但融资规模有所下降。数据显示,一季度A股IPO公司数量总计为88家,除1家吸故合并上市外.其拿87家共融资959.91亿元,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下降。据悉,此前两个季度的IPO规模均逾千亿元。  相似文献   
33.
“海归”IPO     
当下,国内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高估值"光环"是吸引一批海外IPO公司回归的主要原因,但是,这道充满诱惑的"光环"正面临褪色的拐点7月涨幅12.6%,8月涨幅12.5%,至9月6日,国内中小板指数已达6269点,个股平均市盈率为46倍。如夏花般灿烂的中小板诱惑着天津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安科技")董事长叶晨,"  相似文献   
34.
随着2009年新一轮IPO开闸,采用美化业绩、操纵利润等手段"包装上市"成为IPO公司公开的秘密,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与一般公司财务舞弊相比,IPO公司财务舞弊动机更加强烈,手段更加疯狂、孤注一掷,已成为令资本市场萎靡孱弱、令投资者信心丧失的"罪魁祸首"。本文借助经典的舞弊动因理论对IPO公司舞弊的动因进行探究,希望对研究和防范IPO公司财务舞弊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从规模和寻租两方面对审计师进行划分,选取了三年的样本,来分析IPO公司审计师选择的现状.  相似文献   
36.
在日益发展和完善的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为了提升市场形象、降低筹资成本、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公司除了向投资者披露各种法律法规所强制要求披露的信息之外,越来越注重向投资者披露一些预测性信息。  相似文献   
37.
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然而IPO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降低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对IPO公司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和表现形式进行探究,并提出多方面的治理措施,旨在推进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改革,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上市柜公司的公司治理架构与管理当局盈余预测之关联性,借以检测初次上市柜公司的公司治理架构的良窳是否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情形,提升管理当局盈余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以2002年2月19日至2004年12月31日期间之新上市柜公司为研究对象,共计176个观测值作为样本,并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管理当局盈余预测误差绝对值、管理当局预测乐观偏误以及悲观偏误作为管理当局盈余预测准确性之衡量,实证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DSIZE)、现金流量权(CR)以及控制权偏离程度(DEV)能有效抑制管理当局盈余预测误差;而当董事长兼总经理(CHAIR)时,会助长管理当局盈余预测误差变大;另外,并无显著的证据说明独立董监席次比例(DSRA—T10)、独立董监适任性(DSEXP)以及内部董事席次比率(IDRATIO)与管理当局盈余预测误差有关联。本研究希望由此实证结果,促使管制机构慎重思考强制设置独立董监制度之实质效果;同时,提示外部投资人,进行新上市柜公司之投资决策时,可通过公司治理架构良窳所传递的信息,解读管理当局盈余预测的准确性,减少信息不对称以及避免逆向选择的情形发生。  相似文献   
39.
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IPO制度的渐进式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盈余管理在两者作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除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阶段改革没有对IPO定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阶段改革均有效提高了短窗口期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公司的盈余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此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IPO制度改革降低了中长期窗口的IPO定价效率,并且IPO制度改革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地区和牛熊市期间对IPO定价效率的作用并不相同。研究结论为IPO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加强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0.
吴美花 《浙商》2021,(5):54-55
毛利率越高,其产品竞争优势与成本控制能力越强,公司越受资本市场青睐,但它绝不是资本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拟IPO公司中,毛利率排名前10位的公司竟然有9家来自同一个行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剩下一家来自于医药生物领域。这些公司2017年一2018年的毛利率均值都高于90%。不过看上去“颜值”很高的这些公司,被资本市场“涮”下来的比例也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