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5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65篇 |
工业经济 | 9篇 |
计划管理 | 105篇 |
经济学 | 111篇 |
综合类 | 18篇 |
运输经济 | 17篇 |
旅游经济 | 10篇 |
贸易经济 | 39篇 |
农业经济 | 10篇 |
经济概况 | 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公私合作伙伴:城市治理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被现代城市治理模式所替代,而全面构筑公私伙伴关系,又成为城市治理的新模式.本文重点对城市公私合作伙伴治理进行了理论和案例分析,并简要提出了构筑我国城市公私合作伙伴治理体系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52.
考虑到当前金融状况指数(FCI)理论构建和指标选取存在的片面性,本文以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为切入点,提出将非人力财富比重作为重要因素纳入FCI的新观点。并针对每一个要素,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从若干指标中筛选出代表性最佳的指标,再以VAR模型为赋权方法得到我国的FCI。通过与CPI的因果关联、动态分析以及与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发现经过指标定量筛选后构建的FCI具有最佳经济效果,更符合中国现实。 相似文献
53.
In this paper, we apply the method of selective matching to estimate the causal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s on employment, stock of capital, value added, and factor productivity. Derived from a panel of 2404 French manufacturing firms in 1997, our estimates show that work reorganization improves firm performance overall through a more efficient use of labor and capital, without requiring any increase in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54.
Clifford Koen Sandra J. Hartman Maurice Villere 《Employee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Journal》1990,3(2):139-152
A little-explored issue in the psychological and legal literature involves test valid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issues of test validation from both psychological and legal perspectives. Areas of inconsistency are noted and probable future directions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55.
文中主要讨论考虑隐性知识转化时的供应商选择,并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应用分析。通过有无采购商参与两种情况下利润的比较,得出采购商参与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的结论,给出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选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6.
文中从电信运营商采购管理的全局出发,提出并构建了采购管理系统优化的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采购管理系统的构成、管理层次的划分、采购职能的分配,以及采购工作的具体流程。以集中化、精细化管理为指导原则,文中认为采购管理包括四方面核心内容,即供应商准入管理(SAM)、供应商选择管理(SSM)、供应商关系管理(SRM)和供应商监控管理(SMM)。建议电信运营商采购管理部门除应重视招标采购职能建设外,还应强化供应商准入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和供应商监控管理三个管理职能,在采购流程中应增加供应商资源库的建设,中标供应商的分类管理,以及奖惩机制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57.
建筑市场信息不对称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不对称信息理论,建立了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建筑业信息模型,并具体分析了建筑业目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种问题,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几点治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8.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引入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作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代言人,曾被誉为“名利双收”的阳光职业。但是,在上市公司纷纷聘请独立董事满足监管者要求的同时,我们却发现部分独立董事提出辞职,并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更为有趣的是,很多独立董事在一家上市公司辞职后又到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去任职,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独立董事“跳槽”究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激励,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声誉激励?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75个独立董事的“跳槽”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独立董事任职选择的真实动机。首先,我们回顾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个基于经济激励和声誉激励的分析框架。经济激励包括薪酬收入和现实成本付出,声誉激励包括企业知名度、企业隶属层级和任职风险。接着,我们对独立董事“跳槽”的真实动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跳槽”主要考虑的是上市公司知名度和任职风险等声誉因素,而不是薪酬收入和现实成本因素。最后,我们得出结论,片面地强调独立董事的薪酬并不能达到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效果,声誉机制更能实现对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作用。独立董事制度要更好地发挥治理效果。首先要解决独立董事任职并改善公司治理的原动力问题,这就要求形成配套的独立董事绩效评估机制以及声誉激励约束机制,这样才会有培育独立董事市场、改善公司治理绩效的可能。本文的研究不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丰富了公司治理的文献,而且对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9.
Wheat yields from reported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 are of economic importance to wheat producers, since their profits depend on selecting the optimal variety for their location. However, our data shows differences in absolute and relative wheat yields between commercial and public wheat breeding program's performance test data in Kansas. Newly available data are used to test if the difference in yields arose from potential selectivity bias, and to determine the contribution of private and public wheat breeding programs to varietal yield improvement during 2007–2012. Both Heckman selection model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showed no statistical evidence of the potential presence of selectivity bias rather, managerial practices, agronomic conditions, field location, and inherent genetic traits of the seed variety were identify as the source of yield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60.
Arthur Allen George Sanders Donna Dudney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09,32(4):421-438
We investigate whether issuers that choose to forgo a bond rating suffer an interest cost penalty greater than the cost of
the rating. We use estimated ratings provided by Moody’s Investor Service to proxy for what the rating would have been if
it had been purchased. We find that the primar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n issuer’s decision to purchase a rating are the
rating expected by the issuer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an issue is marketed locally. After controlling for self-selection bias,
we find that the issuers that forgo a rating do not suffer an interest cost penalty.
相似文献
Donna Dudney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