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发展回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生态城市已成为各国和地区创建的目标;通过对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时代背景以及定义等的回顾,结合其研究现状,特别是国内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2.
发展低碳金融 促进低碳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城市建设热潮在全国掀起,普遍面临资金缺口和减排机制创新问题,这就需要低碳金融业加快发展提供支持.国际社会在低碳金融发展方面已积累较多经验,如英国创设了碳信托和节能信托基金,欧盟设计了碳排放交易体系,世界银行设立各型碳基金等.国内低碳金融业发展现状是:银行业低碳绿色信贷业务增长迅速;碳权市场中项目市场发展较快,配额市... 相似文献
43.
低碳生态城市——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已经和正在产生的影响严重威胁着自然界和人类的安全,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成为全球共同的责任。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城市首当其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本文就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城市如何通过低碳生态发展之路来达到碳减排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44.
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国家或经济体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成为低碳经济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采取修正的TOPSIS方法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模型.针对传统TOPSIS方法中存在两个不足:一是相对贴近度计算中将被评价对象到"正理想解"和到"负理想解"的距离直接相加,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直接相加是不合理的;二是传统的TOPSIS方法忽略了被评价对象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的权重分配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密切值法对传统TOPSIS方法进行修正,解决到正负理想解两个距离的组合问题.首先,通过密切值的引入将被评价对象到"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转化为同向指标,保证了两个距离可以进行运算;然后,对两个距离进行归一化,保证两个距离在相同的数量级上,保证备选方案到正理想解的距离和到负理想解的距离起相当的作用,再根据决策者的偏好,对两个归一化的距离进行权重分配,保证两个距离分配的权重确实体现了决策者的意愿;最后,通过对秦皇岛市的低碳经济评价验证修正TOPSIS评价模型在低碳经济评价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解决了评价指标有目标约束下的低碳经济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45.
关于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迪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4(3):38-42
在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环境的恶化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控污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贯彻十七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就我国的环境现状和环保税费现状来看,应该通过征收环境保护税并运用税收经济杠杆与其他手段相配合的办法来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46.
47.
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从城市发展的三角形,即可持续性、经济利益、幸福指数入手,回顾了近现代城市建设的三个里程碑,并以美国的居住地与幸福程度的抽样调查为例,深入分析了城市发展中幸福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典范——德国弗莱堡的经验。 相似文献
48.
基于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广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为探索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经济活动与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成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阐述碳足迹概念和构建碳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了2000~2009年广西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并在分析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引导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适当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积极发展服务业等广西低碳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9.
在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推进节能减排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旅游也逐步兴起,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海岛地区由于大多面积狭小,地域结构简单,所以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极易受到破坏,因此,基于低碳旅游理念,发展低碳旅游成为海岛旅游业发展新的趋势,并可促进海岛旅游的长远发展.本文在对低碳旅游解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0.
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与体系构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低碳城市建设是解决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迫切需要,为中国城市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低碳城市包含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两个层面,本文通过分析低碳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阐述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及制约因素,构建了低碳城市的五大支撑体系框架,即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金融、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提出政府、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市民多主体参与,共同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