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1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9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18篇
经济概况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BSTRACT

Historically, many cities were served by water transport as an important mode of circulation. Suzhou in China is a case in point. Its orthogonally designed water-based grid was connected to the Grand Canal and the Tai Lake. Merchants and travellers entering into Suzhou would go through city gates serving both waterborne and road traffic. The water grid onc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for commercial activities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in the city, but over time, more and more canals were filled to pave roads and build houses. The transport system has by now almost entirely switched to the street grid. Drawing on historical maps, chronicles, artwork and existing studies, this paper employs urban morphology as a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waterways for the identity of Suzhou.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 waterways have a high heritage value, but lack practical functions. Tourism development is then presented as a chance to reactivate the water grid for heritage conservation, transport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ourist experiences. The paper supports this argument based on concrete findings, and it critically reflects on the meaning of heritage and discuss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urban morphology approach for heritage research.  相似文献   
62.
从规划角度审视城市雕塑作品时,它是一个有层级、序列结构的庞大系统,所以城市雕塑系统规划是总体规划层面上的一个专项规划.通过对我国城市雕塑发展及其规划的经验总结,明确了如粉墙黛瓦般清雅的城市雕塑发展理念;在解析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基础上选定规划的控制要素;提炼了符合苏州地域特色、人文底蕴的主题与题材.苏州城市雕塑系统布局结...  相似文献   
63.
从经济实力、经营效益、科技创新能力、对外开放能力和环境竞争力五个方面选取30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模型,对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无锡高新区、常州高新区的"二次创业"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苏州工业园"二次创业"能力最强,无锡高新区次之,苏州高新区第三,常州高新区最弱。针对苏锡常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4.
李立  汪德根 《经济地理》2012,(3):166-172
以苏州19个代表性旅游景点为样本,引入通达性的概念,使用空间距离通达性和时间距离通达性为测量指标,构建空间—时间通达性矩阵,分别得到不同条件下等空间距离示意图、等时间距离示意图和低碳公共交通对景点通达性改善示意图,通过测算比较,分析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①景点的通达性与其空间距离通达值有一定的相关度;②城市公共自行车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景点的通达性;③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科学布局非常关键;④要构建城市立体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实现整个城市内部交通通达性的提高;⑤引入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在古城保护、城市环境、旅游效用、景区保护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徐海贤  ROBIN Tomson  陈闽齐  邹军 《经济地理》2006,26(5):763-766,785
在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推动下,苏州沿江地区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沿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依赖工业和外资、抗风险能力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在分析该地区的发展态势、特征与问题、机遇与挑战基础上,研究了苏州沿江地区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多中心增长、发展走廊、蓝色和绿色生态走廊、土地混合利用、渐进式开发等策略,从总体上引导苏州沿江地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6.
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分析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技术支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上轮规划实施以来,苏州市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急剧下降。其中,耕地固碳量急剧下降,林地、园地、城市绿地以及其他地类的固碳量略有增加。研究结论:耕地面积减少与复种指数下降是苏州市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土地利用方式的快速转变深刻影响着生态系统服务 的能力和质量,高度城镇化地区镇域空间尤为突出。以TM/ ETM数据为基础,借助当量因子法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基于 镇域尺度分析1995—2015年5个时段苏州土地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格局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耕地、林地、草地、 湿地大幅减少,水域、未利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域居于主体 控制地位,水域、耕地主导用地发生变化;2)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总量减幅仅为1%,水域增加有效缓冲了损耗;3)水源涵 养和废物处理价值约占总价值的80%,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 值单一且明显衰退;4)镇域空间整体具有不断加强的集聚特 征,局部低值贫瘠区、退化区的“一核两片”和高值核心区、 保育区的“一环一带”格局基本稳定,中心城区-昆山沿线及 周边具有加剧衰退的迹象,过渡区、退化区范围不断强化。基 于时空演化特征提出了分区、分类的管控对策,以期为生态规 划、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8.
如何缩小差距,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目标,是今后苏州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也是加快苏州工业化、城市化,全面实现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苏州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完善制度,"双轨"运行,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创造基础和条件;第二步逐步并轨,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为此,须注意城市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及其组织管理的改革、创新、协调、整合、有差别的统一.  相似文献   
69.
苏州作为一个典型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发展不平衡的城市,其政治地位发展的相对滞后对于该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影响力扩散等方面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如果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绑定效应不能得到充分重视和妥善处理,必然会引起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而消解政治绑定效应需要在经济与制度视角下寻求制度创新,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达到城市政治资源与经济地位的匹配。  相似文献   
70.
苏州市利用外资方式和投向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苏州市历年来利用外资的方式和投向作了回顾,指出了利用外资中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外资在方式和投向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