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2篇
财政金融   78篇
工业经济   234篇
计划管理   430篇
经济学   496篇
综合类   218篇
运输经济   12篇
旅游经济   36篇
贸易经济   183篇
农业经济   349篇
经济概况   32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空间关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研究单元全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碳排放计算模型,估算了中国31个省区1990-2008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了中国省级尺度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①1990-2008年,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从9.67×108t持续上升至32.37× 108t.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其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97.83%以上.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其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90%以上.②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形差异的影响,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显著,重度碳排放区域集中分布在东部、北部沿海地区,轻度碳排放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③全局自相关Moran'sI值从1990年的0.1558持续上升至2008年的0.2734,说明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在省级尺度上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不断增强.④集聚中心和孤立点的空间转移存在较强的规律性.⑤局域自相关分析表明,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局部空间差异.碳排放强度高值集聚区和低值集聚区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锁定和路径依赖特征,体现为高值集聚区向沿海集中,低值集聚区向内陆迁移.  相似文献   
132.
目前,农村金融排斥已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原因是政府出台的化解政策无法解决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与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矛盾。本文认为,发展林业碳汇交易是化解农村金融排斥的创新模式,能够引导资金回流农村,促进金融机构在支持林业碳汇交易的同时实现自身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并以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林业碳汇项目为案例,对其化解农村金融排斥的成效进行了实证检验。开展林业碳汇交易顺应绿色环保潮流,具有持续化解农村金融排斥的作用。政府应大力促进林业碳汇交易发展。  相似文献   
133.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最基本的要素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实现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目标。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能源利用状况也不尽相同,本文比较研究东西部地区的碳排放,采用截面样本具有垂直维度信息和时间序列样本具有水平横截面信息的面板数据模型,并引入空间效应和计量方法,理论上对低碳能源发展进行补充和完善,实践上为政府制定经济与环境相互发展的能源战略提供指导,为中国全面实现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王海飞 《经济地理》2020,40(4):175-183,222
以绿色农业发展为导向,选择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超效率的SSBM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相结合的方法,以县域单元为尺度对2000-2017年安徽省农业效率水平、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传统DEA模型忽视了农业碳排放等非期望产出的负面效应,从而高估农业资源利用的实际状态,基于超效率的SSBM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能较好地识别各评价单元之间的优劣关系。②研究期内,安徽省农业效率值呈波动式上升态势,但总体上处于效率中等水平,农业效率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皖南地区>皖中地区>皖北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变化趋势呈现自西向东递增、自北向南U型增长的变化态势,南北差异的增大是安徽省县(市、区)农业效率差异增大的主导因素。③除2010年外,安徽省农业效率呈正相关,空间差异有所缩小,但空间集聚程度相对较弱;安徽农业效率HH集聚县区集中分布于皖南地区,且呈现出向周边县区扩散的态势,LL型县(市、区)则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且空间分布较为稳定。④研究期内,安徽省农业效率空间正相关的县(区)数量有所增加,表明该时间段内安徽省农业效率空间上进一步集聚,LL型集聚的皖北地区应当是安徽省农业发展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5.
交通运输行业是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三大行业之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加快开展低碳交通相关研究,支撑制定交通运输碳减排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分析了低碳交通研究进展,主要分为交通运输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未来预测与潜力分析、减排措施评估分析、核算方法与评价等研究主题。基于文献梳理分析发现,交通运输碳排放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交通运输总周转量、交通运输碳强度、城镇化率、城市空间分布、运输结构、交通燃料价格等;交通运输碳排放未来预测和潜力的研究目前以情景分析方法为主;交通运输碳减排措施总体包括技术性、结构性和管理性措施;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方法与评价研究角度和领域跨度较大。目前相关研究存在量化研究影响因素过程中过度聚焦宏观层次因素,部分影响因素研究存在重复解释现象,货运峰值研判、低碳交通投资等主题研究相对有限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6.
以Ni(NO3)2.6H2O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制备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和超临界干燥法制备成NiO/SiO2气凝胶,用NiO/SiO2气凝胶作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高温裂解CH4,通过不同的工艺参数合成多壁纳米碳管。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甲烷与氢气流量以及反应时间影响碳产率,从而影响多壁纳米碳管的质量和产率。实验中NiO/SiO2气凝胶合成多壁纳米碳管适宜的反应温度为600℃;甲烷与氢气流量分别为180 mL/min,60 mL/min;反应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137.
贸易中隐含碳问题溯源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也在加剧,有关气候变化等国际环境问题的探索日益成为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热点,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召开,CO2等温室气体的控制减排已不再是个纯科学议题,而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话题,贸易中隐含碳的排放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文献梳理探索隐含碳问题的渊源,并对目前国内外有关隐含碳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开展研究,正确合理界定中国实际CO2排放量并从外贸角度为缓解碳排放压力提供有利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8.
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碳减排的任务和目标已逐渐成为人类共识。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贵州也不能置身事外,应立足本省省情,围绕"生态立省"战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39.
碳关税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欧美国家提出碳关税迫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自愿进行碳减排,从而碳关税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碳关税提出的背景出发,总结和归纳了我国外贸出口、外贸顺差、高碳产业和发达国家的进口对我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分析了碳关税对我国企业成本、外贸出口、高碳产业和外贸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0.
苏浙沪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苏浙沪地区1998年~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根据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计算出苏浙沪地区总的碳排放及单位GDP碳排放,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横向分析人口数量、经济规模、行业碳排放强度及行业产出份额对苏浙沪地区整个碳排放变化的影响情况,纵向比较国民经济六大部门的行业碳排放强度变化对碳排放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江浙沪地区的单位GDP碳排放逐步减少,碳排放的增速与GDP增速关系密切,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拉动因素,行业碳排放强度变化抑制了CO2的排放,尤其工业部门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