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0篇
财政金融   80篇
工业经济   97篇
计划管理   443篇
经济学   368篇
综合类   302篇
运输经济   14篇
旅游经济   55篇
贸易经济   347篇
农业经济   230篇
经济概况   3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耗竭与外部竞争环境日趋复杂,煤炭企业转型维度的产业刚性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本文认为产业刚性的成因主要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路径依赖的影响,沉淀成本的效应等.据此提出了超越煤炭企业产业刚性的措施包括:厘清煤炭企业产业的发展思路;创新煤炭企业管理体制,促进地、企协同发展;建立政府转产援助机制,支持煤炭企业发展接续产业;发展多元组织文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32.
2006年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组织相关实验室对管输天然气样品进行了组成分析比对工作。对本次比对工作的建立和运作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组成分析比对工作的概况,总结了比对分析统计结果。本次比对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参加实验室天然气组成分析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其结论和建议对今后进行天然气组成比对分析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3.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韩建交为双边贸易提供了新的增长契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双边贸易规模进一步加大。由于韩国对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呈逐年扩大之势,两国闻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为此,我国应改善产业结构,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打造我国品牌经济;成立中韩经济合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34.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基于对外贸易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说明了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要素禀赋结构中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快速积累资本,使真正决定产业结构的要素禀赋结构得到提升.同时,要完善市场机制,营造高效率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基础科学技术研究,根据中国国情和地区发展差异建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多层次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5.
潘平  刘玉美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52-155
文章从产业集聚规模、产出效益、主体特征、外资依存度、外贸出口方式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上海嘉定和杭州萧山汽配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文章认为,长三角地区汽配产业集群的发展,应加强协调,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汽车零配件产业带;借鉴优势、防范风险,提高汽配产业集群质量;围绕国内国际需求,巩固现有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高度和国际竞争力;联合开展科技研友,抢占低碳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制高点;优化企业投融资环境,促进民营资本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36.
37.
罗松 《特区经济》2013,(11):195-197
生态工业园是为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而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学原理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本研究通过构建生态工业园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复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并根据协调发展度等级标准,分析评价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2001—2010年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  相似文献   
38.
刘祖斌 《科技和产业》2007,7(5):51-55,96
当站在复杂性科学的高度来看待层次分析法时,可以将层次分析法归为一种基于个体属性的思维方法,其决策过程不具有整体思维,其得到的方案容易导致不和谐性。而现实中我们所分析的问题往往具有系统结构,这时我们应该超越个体属性的思维方法。本文在比较了社会网络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依存属性这一概念,论述了基于依存属性的决策过程,这是对层次分析法的一种推广。  相似文献   
39.
《Research in Economics》2014,68(2):95-111
This paper proposes a symmetry-breaking model of trade with a finite number of identical countries and a continuum of tradeable consumption goods, which differ in their dependence on nontradeable intermediate inputs, “producer services”. Productivity of each country is endogenous due to country-specific 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in its service sector. It is shown that, in any stable equilibrium, the countries sort themselves into specializing in different sets of tradeable goods and that a strict ranking of countries in per capita income, TFP, the service sector share, and the capital–labor ratio emerge endogenously. Furthermore, the distribution of country shares, the Lorenz curve, is unique and analytically solvable in the limit, as the number of countries grows unbounded. Using this limit as an approximation allows us to study what determines the shape of distribution, perform various comparative statics and to evaluate the welfare effects of trade. In doing so, this paper extends the analysis of Matsuyama (Econometrica, 81:5 (September 2013), 2009–2031) for more general and flexible forms of scale economies. It turns out that the technique introduced in Matsuyama (Econometrica, 81:5 (September 2013), 2009–2031) is useful for the equilibrium characterization in this general case as well. Although some results of comparative statics and on welfare inevitably need to be modified, they change in ways that illumin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symmetry-breaking.  相似文献   
40.
Abstract

Using data on Russia's competitiveness collected by our research team as part of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s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GCR), literature on competitiveness, in particular Michael Porter's theori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veness, and benchmarking data from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project for other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Russia's comparative strengths in its macro and micro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We investigate Russia's movement in ranks over a three-year period, discussing Russia's strengths in its macroeconomic climate and the weaknesses of its institutions. We illustrate the effects of these on three-key growth industries in Russia: oil, IT outsourcing, and the food se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