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38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64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83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山西省范围内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洋等多家大型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问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应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深入剖析,指出导致当前保险纠纷发生率较高的保险代理人方面的因素主要涉及准入条件、法律意识及个人专业素养等,可从提高准入门槛、健全和贯彻落实《保险法》、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方面入手提升对保险代理人的监管力度,为保险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人才条件。  相似文献   
102.
中国政府对稀土出口采取征收出口关税、出口配额措施、限制稀土出口企业资质三项管制措施被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裁定违规,中国援引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中的(b)、(g)两项的抗辩失之勉强。面对稀土出口争讼案败诉的倒逼,中国政府应该停止被裁定为违反义务的出口管制措施,深度调整稀土产业政策,通过加强环保执法促使稀土开采和生产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提升稀土行业自治水平,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在此基础上大胆面对和利用国际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中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资本热潮中的公司组合兼并具有其正面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因为过度的敌意收购而导致公司的倒闭、分裂,或者因为收购者在完成收购后出售公司资产或者大规模裁员导致目标公司甚至全社会利益受损的现象。如今,中国市场经济也发展到了资本运作阶段,也频频出现敌意收购的案例。借鉴美国的经验来看中国的实践,从"宝万之争"纵观整个中国经济市场资本运作的利弊得失,深化人们对敌意收购的认识并使市场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4.
While political disputes occur frequently and widely among many countries, their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s unclear and les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Considering the 2012 Diaoyu Islands Dispute, under several premised assumptions, this paper applie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operability Input-Output Model to determine the indirect economic loss and to screen out Chinese industries that are sensitive to the dispute. Results based on Leontief's technical coefficients matrix show that the total indirect economic loss of China's gross trade is between RMB 540.4226 billion and RMB 1023.3068 billion. Industries that are sensitive to the dispute include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machinery, general speci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metal smelting and rolling processing, manufacture and processing of metals and metal products, and chemical. The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China establish an early-warning mechanism and trade assistance system, so that key industries that were damaged could be properly compensated.  相似文献   
105.
张宏东 《改革与战略》2009,25(10):41-43
文章以河南省新乡市、安阳县为倒,分析征地补偿中的征地补偿金额偏低、地方政府借“村改居”名义侵犯失地农民获得补偿的权利、各地征地补偿分配纠纷多、法院受理该类纠纷难和我国缺乏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补偿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6.
中国涉案WTO争端解决的条约解释及其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1年是中国入世后涉案WTO争端解决的结案数量最多的一年。这些结案报告含有大量关于WTO协定的条约解释,且多半直接影响案件的裁定,全面地、深入地研究这些条约解释,对于总结中国涉诉案件的经验教训以及继续更好地应对WTO争端解决,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及企业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7.
赵虎 《价值工程》2021,40(2):19-22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分析了在香港政府土木工程标准合同条件下索赔及争议解决的方式,并从承包商角度总结了索赔解决的经验,以及承包商选择用调解程序来解决索赔争议所做的准备和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08.
WTO争端解决机制自生效以来,以其高效的纠纷解决和具有约束力的裁决一直被认为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力量。尤其是争端解决中设立上诉机制,开创了国际争端解决两审终审的先例,这使得WTO体制下的争端解决与其他国际体制下的争端解决相比,更加凸显其公正性与有效性。然而,由于个别成员的阻挠,上诉机构于2019年12月10日因到期离任的成员不能够及时得到增补而陷于"停摆",无法继续受理上诉案件。上诉机构停止运作会给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走向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不会停止工作,多边贸易体制也不会因此陷入崩溃。  相似文献   
109.
彭丽明 《特区经济》2014,(4):209-211
著作权纠纷仲裁解决机制与程序繁琐、周期冗长的诉讼方式相比,一方面,仲裁程序更为简化,当事人的权利能及时得到救济;另一方面,仲裁的一裁终局制度,缩短了争议解决的周期,确保了争议的快速高效解决。从我国目前在立法和实践的需要来看,著作权纠纷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经历了由不明确规定到明确认定的一个转变过程,利用仲裁机制解决著作权纠纷就要发挥仲裁独特的优势,在效率和公平中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体现仲裁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0.
A disparity appears to exist between how managers are advised to handle conflict and the intervention methods that they utilize in actual practice. Normative advice tends to agree that managers should adopt a facilitative, mediatorlike role (e.g., Walton, 1987; Tjosvold, 1990), while the empirical research suggests that managers are much more controlling, often deciding how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n their own (e.g., Kolb, 1986; Sheppard, 1983).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wo potential reasons as to why managers utilize the methods they do: (1) They treat choices instrumentally to achieve key goals and (2) they interpret or frame conflicts in a form that suggests directive action. One hundred and eighty managers were interviewed about a recent effort to intervene in a dispute at work.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managers are very controlling when intervening in disputes and relates this to both interpretive frame and, to a lesser extent, managerial goals. A canonical analysis appears to emphasize the pivotal role that frame plays in influencing whether or not managers choose the solution.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for managerial ac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