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6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64篇
财政金融   111篇
工业经济   76篇
计划管理   645篇
经济学   639篇
综合类   562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49篇
贸易经济   288篇
农业经济   85篇
经济概况   44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通过生产函数和联立方程模型,发现在非农就业增长、投资和劳动报酬占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的过程中,由于未能获得与其边际产出相等的工资报酬,使得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而资本所得份额上升,资本所得份额的上升促进了投资,投资的增加保证了非农就业的持续增长。我们通常把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和高投资率视为中国经济失衡的表现之一并给予特殊关注,但是,本文所揭示的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内在机制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特征,也表明高投资率和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并不是经济失衡的表现,它们是非农就业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保证非农就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虽然恶化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却是中国经济模式所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2.
中国省域劳动就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峰  晏荻 《经济与管理》2011,25(7):23-29
利用2000-2009年中国29个省级单位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劳动就业的各因素及其空间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省际劳动就业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邻近省域就业的溢出效应对本省具有正向影响,且该效应从东部到西部地区呈阶梯状依次递减,东部地区就业较中西部地区具有更强的区间联动性。省域技术进步、财政支出、市场化和产业结构优化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均对劳动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支出对中西部就业的影响明显大于东部地区;城市化与实际工资对东部就业影响不显著,但能够显著促进中西部地区就业增长。促进区间联动、加快市场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优化步伐、完善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增加就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3.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本文在肯定和批判已有的从微观边际生产力视角出发的实物有效就业研究的前提下,提出从宏观的、长期的层面研究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推动作用,提出并经验检验了货币有效就业假说。分析表明:中国经济中确实存在高增长与低就业的并存,原因是现有的就业增长是低工资水平的就业增长,不能够扩大有效需求而自动产生对就业的需求,解决的途径应该是,将就业增长纳入宏观有效需求的问题当中,用适当工资水平的就业增长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进而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34.
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标,汇率水平的波动直接影响到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文章从一般均衡的角度出发,对汇率波动对就业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5.
铜陵市作为安徽省经济较发达地区,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来铜就业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文章旨在分析我市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瓶颈问题,提高铜陵市人才引进水平,从而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流动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6.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遭遇就业困境,陷入理论与实际需求失衡的尴尬。究其根源在于专业教育发展速度超越体制改革步伐。摆脱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路径选择包括推进公共管理体制变革、规范专业教育发展、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加强实践推进就业等。  相似文献   
137.
何小洲  周治娟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130-132
文章借助于营销学中的产品层次模型,以大学生作为具有能动性的特殊“产品”的全新视角,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这一“大学生就业市场悖论”进行了研究。在勾画出当前大学生作为“特殊产品”的产品层次图后,指出了大学生的就业难的症结,并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8.
陈心颖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8):49-52
福建省的失业保障制度近年来虽有长足进步,但是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失业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如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福建省近年的有关数据,利用失业保险制度评价的相关指标,从公平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三个角度对福建省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9.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  郭苑  徐小琴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9):139-1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个从分割向统筹发展的渐进式一体化过程,就业结构也逐步得到调整和部分优化。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就业结构优化等问题成为不少学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文章在阐述国外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学术界关于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的主要观点,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140.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就业结构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整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理论,对中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是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第一、二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