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86篇 |
免费 | 188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48篇 |
工业经济 | 499篇 |
计划管理 | 2795篇 |
经济学 | 345篇 |
综合类 | 412篇 |
运输经济 | 45篇 |
旅游经济 | 47篇 |
贸易经济 | 331篇 |
农业经济 | 324篇 |
经济概况 | 2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123篇 |
2021年 | 142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526篇 |
2013年 | 473篇 |
2012年 | 541篇 |
2011年 | 662篇 |
2010年 | 515篇 |
2009年 | 285篇 |
2008年 | 215篇 |
2007年 | 219篇 |
2006年 | 199篇 |
2005年 | 159篇 |
2004年 | 116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onas Agell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106(3):437-452
Do incentives differ between large and small organizations? Results from a representative survey of compensation managers are used to shed light on the issues. I find that (i) small establishments rely less on pecuniary incentives, and have a significantly more hostile attitude towards incentive schemes based on competition and relative rewards; (ii) large unit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mechanisms of efficiency wages, effects that remain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differences in monitoring ability; (iii) large units are more prone to indicate that negative reciprocity is important, and that their employees care about relative pay. I argue that these findings fit with behavioral stories of incentives and motivation, in particular those stressing group interaction effects, inequity aversion and gift exchange. 相似文献
2.
We examine four issues pertaining t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POs) using a survey of 438 chief financial officers (CFOs). First, why do firms go public? Second, is CFO sentiment stationary across bear and bull markets? Third, what concerns CFOs about going public? Fourth, do CFO perceptions correlate with returns? Results support funding for growth and liquidity as the primary reasons for IPOs. CFO sentiment is generally stationary in pre‐ and post‐bubble years. Manager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direct costs of going public, such as underwriting fees, as well as indirect costs. We find a negative relation between a focus on immediate growth and long‐term abnormal returns. 相似文献
3.
Douglas M. Lambert Sebastin J. García‐Dastugue Keely L. Croxton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5,26(1):25-51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is implemented by integrating corporate functions using business processes within and across companies. Several process‐oriented frameworks for SCM have been proposed but only two of these provide sufficient detail to enable implementation. We evaluate the 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SCOR) framework and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Forum (GSCF) framework using four criteria and identify their relativ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亟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特别是多媒体的教学形式进入课堂 ,以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来提高学习效率。本文浅淡了如何在车辆工程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 ,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依据1995~2004年美国《ENR》杂志公布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从国家、地区以及全球的角度,对国际工程设计营业额与工程承包营业额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分析的结果作了相应的解释。中还结合我国(除港澳台外)国际工程设计和承包市场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了发展我国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价值链理论提出,系统是由一系列创造价值的环构成,约束理论帮助选择了价值提升的关键环节,价值工程理论从功能与成本的关系进行了投入产出比的分析。三种理论的结合为企业合理选择,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邓均亮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4)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是影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建筑企业总体效益的重要决定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建筑业也随之风生水起,前景一片光明,但是在此同时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模式,从而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和"价值管理"是两个在近代才刚刚出现学术性的词汇,价值工程最初被应用在美国的军事方面,价值管理最初被应用在建筑工程上。价值工程和价值管理采用管理学有关的原则和方法,提升产品价值的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价值工程和价值管理越来越多的被引用在不同工业领域的建设项目之中。近年来中国的建设项目的发展越来越快,而且建设行业也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建设项目,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与国外都有很大的差距,工程建设项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我们需要做的是合理利用价值工程的建设项目价值管理服务。本文将介绍价值工程和价值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及其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宝坻地裂缝区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及地裂缝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认为地裂缝具有集中出现、反复活动、重复致灾的特点,其发生发展与当地大量开采地下水活动密切相关。此外,应用直接测氡法对已经掩埋的地裂缝进行测量试验。"双峰型"测氡曲线为地裂缝的探测及其灾害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总结2023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3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耕地保护与非粮化治理、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流转效应及政策延续、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土地利用绿色低碳转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科学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土地产权与非正式制度、土地制度改革绩效、多资源协同配置与土地保护、土地再分配与农地整理、可持续的空间规划、多主体协同共治的土地管理等问题。研究结论: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等科技需求,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耕地资源安全与高水平保护、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保护修复、土地资源高效配置与绿色低碳利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农地制度改革等相关研究问题及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