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1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财政金融   342篇
工业经济   216篇
计划管理   888篇
经济学   832篇
综合类   573篇
运输经济   78篇
旅游经济   481篇
贸易经济   1393篇
农业经济   313篇
经济概况   48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677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周坤  王进 《旅游导刊》2021,5(1):43-57
游客旅游行为失范时有发生,威胁着旅游资源与环境安全。心理归因影响个体行为逻辑,归因偏差是解释心理归因的经典理论。本文引入归因偏差理论,采用实证方法探究旅游行为失范背后的归因偏差因素,为减少旅游行为失范提供心理学依据。研究发现,归因偏差能够引致旅游者心理认知偏差,后者直接引发和助推旅游行为失范。心理环境和群体心理对引致旅游者的心理认知偏差和行为失范具有显著作用,归因偏差成为旅游者弱化旅游行为失范结果的心理屏障,可激发或促进旅游行为失范的发生或持续。研究认为旅游地可从完善硬件监控、控制游客流量、强化失范行为负面教育、发挥在场监督作用等方式削弱归因偏差效应。  相似文献   
42.
Many consumers rely on summary statistics offered by online and mobile platforms to attain nutrition information on menu items. While positive (vs. negative) summary cues garner more favorable consumer response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is effect by examin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wo individual-level characteristics: health-consciousness and need for status. Two MTurk samples (Study 1: n = 142, Study 2: n = 119) were recruited in 2018. Findings from Study 1 suggest that health-conscious (vs. less health-conscious) consumers show a wider gap in perceived healthiness of a menu item in response to the valence of a health cue. This greater gap translates into more polarized attitudes toward the menu item. Findings from Study 2 indicate that consumers high (vs. low) in need for status exhibit less favorable attitudes toward a menu item with a negative health cue.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3.
44.
柠檬问题是逆向选择问题在产品市场上的表现,与传统市场一样,网络市场上同样存在柠檬问题.本文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分析了网络柠檬问题的表现及影响,认为网络柠檬问题主要产生于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信息、消费者信息搜集以及消费者处理信息三个过程中,网络柠檬问题阻碍了消费者购买意图到购买行为的转变,最后本文探讨了网络柠檬问题的营销学启示.  相似文献   
45.
文章综合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将旅游地意象分为5个要素,将地方依恋分为2个要素,并构建了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1)景观意象、设施意象、服务意象及安全意象均直接影响情感意象。设施意象与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依赖,且通过情感意象来实现。安全意象和景观意象间接影响地方依赖。安全意象、服务意象及景观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认同,且通过地方依赖来实现。设施意象间接影响地方认同。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依恋来实现。景观意象、设施意象及安全意象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2)情感意象直接影响地方依赖,间接影响地方认同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3)地方依赖直接影响地方认同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认同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46.
目前,国际市场对有机农产品需求不断提高,营养、安全与价格在我国消费者购买评价有机农产品时居于重要地位。基于对北京、武汉消费者的调查,本文统计评价了我国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并对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决策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整体认知水平偏低,这是导致我国有机农产品购买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
许春晓  田媛  姜漫  王洁 《旅游学刊》2012,27(9):65-72
家庭是旅游态度形成的最重要环境背景,也一直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织单元,探究家庭生命周期与旅游态度的关系意义重大.文章依据已有研究成果,建立家庭生命周期模型,制定旅游态度量表,以问卷工具面向长沙市居民进行调查,获得基础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得到了追求享受、强调卫生、看重设施、向往体验、关注身心健康等5个方面的旅游态度主成分,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后,再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探究家庭生命周期与旅游态度5个主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演进,人们愈发追求享受、看重设施、关注身心健康.无巢期人群看重设施和关注身心健康的表现低于其他阶段人群,空巢期人群追求享受的表现高于其他阶段人群,空巢期、鳏寡期人群关注身心健康的表现高于其他阶段人群,满巢期人群向往体验的表现高于其他阶段人群.  相似文献   
48.
当前我国零售业快速发展,零售商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自有品牌成为零售商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对自有品牌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品牌认可、感知形象、感知质量、感知价格、价格意识及促销刺激六个方面探究其对自有品牌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模型进行验证,以期为零售商开发和推广自有品牌提供营销策略上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49.
简要地回顾和评述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历程,对一些长期困扰旅行社行业发展的诸如旅游业发展与制度化环境、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政策失灵”问题,行业垄断还是行业竞争等理论问题提出了独立的见解,并就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趋势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0.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emotion regulation, this exploratory study aimed to examine changes in tourists’ perceived well-being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changes were due to use of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ERSs) during their vacation. This study used travel diaries to record tourists’ use of ERSs on a daily basis, and also measured tourists’ perceived well-being one day before and after their vac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ouris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perceptions of well-being after vacation, and those who used ERSs were more likely to indicate a higher sense of well-being after vacation. The results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which aspects of tourists’ subjectiv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can be boosted by taking vacations and how these aspects may be enhanced by using different ER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