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2篇
财政金融   342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154篇
经济学   692篇
综合类   379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8篇
贸易经济   204篇
农业经济   44篇
经济概况   2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钢平 《财贸研究》2006,17(5):73-77
我国实施财政分税制,是适应政治、经济、财政等大环境,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和正确选择。1994年实行分税制,划分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权,并希望通过逐步深化改革来解决省以下各级的财力分配问题。十余年过去了,省以下的分税制改革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由此导致非规范化运作的负作用逐步放大。分税制改革无法深化,是因为遭遇到在现有体制下无法破解的“难题”。要解开这一“难题”,必须进行体制创新,将五级政府、五级财政“扁平化”为三级。中央、省、县三级政府三级财政三级分税,是我国分税制的出路,也有利于解决我国政府体制、财政体制中诸多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42.
"省直管县"改革一改以往"省-市-县"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县级政府的财政分权水平。为缓解内生性,将"省直管县"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①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高于负面阻碍作用,但不同形式的分权影响有异质性,具体来说财权的下放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的下放则不利于。②当地方政府自主权提高时,其"重生产、轻服务"的支出偏好,使得当地基础设施供给增加,而能够增强地方软实力、加快创新要素集聚的公共服务供给相应减少,造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失,导致在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增长中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发挥不够。③随着改革的推进,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逐渐减弱,并不再显著。据此,从合理划分省以下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充实基层政府财力;提高公共服务类指标在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加强各县(市)政府间的合作,实现各自为政的地方经济向统一市场整合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
本文首先指出国外关于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在中国不适用,然后提出了中国的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特有的作用机制,并且用协整检验方法实证的研究了1980-2005年间中国的财政分权对于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作用,得出财政分权改革以来中国式的财政分权在促进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44.
张颖熙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24-26,37
2001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加速增长,到2006年10月份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巨额外汇储备造成了外汇占款激增,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致使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进一步削弱了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为此,文章提出利用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即通过政府发行长期债券的方式吸纳多余的外汇储备,扩大内需,调节经济内外平衡.  相似文献   
45.
中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VAR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方差分解、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额、居民储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影响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居民储蓄、国债发行规模本身、财政赤字.  相似文献   
46.
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林业财政政策分两阶段进行评述。1978~1992年,我国的林业财政投入政策、林业税收政策、林业财务政策对促进林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推进了森工企业改革,推进了造林绿化,林业事业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但也存在税收负担重、未形成有效投入体系、财务政策追逐目标不当等问题。1992年至今,积极的林业财政政策使我国生态建设体系明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重点加强,林业产业体系更趋完善。但在面对林业急需发展的实际仍显投入不足,林业税收政策尚未达到应有的优惠程度,林业财务政策仍需改革等方面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4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划分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范围与财力分配,明确农村公共产品由谁(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更具优势和更有效率。本文从阐述公共产品供给基本理论入手,揭示农村公共产品中地方政府的优势地位,认为政府职责划分不清和支出分配错位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症结之一,提出应重新界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事权范围,明确与之相匹配的财力保障,从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48.
采用统计年鉴权威数据,运用统计与计量研究方法,对辽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管理绩效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表明2002年以来辽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未能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财政管理手段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调节低效,甚至存在负效应;辽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静态来源和动态趋势存在各自特征,其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与调控值得关注,经营性收入亟待重视。最后依据测度结论及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改善辽宁居民收入结构的政策取向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生态林业市场化筹资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生态林业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克服“市场失灵” ,解决生态林业生产资金补偿的融资机制。除了传统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通过财政支出安排生态林业发展资金需求的思路外 ,还要重视包括森林生态环境效益服务市场在内的森林“公共产品”资金的市场循环途径 ,如碳贸易和生物多样性交易。  相似文献   
50.
次优状态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政策工具选择依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悦  田国双 《林业经济》2012,(7):100-104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成立和发展过程中,选取有效的政策工具,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行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对适合生态区使用的生态税、天然林产品税以及天然林砍伐配额等政策工具进行成本分析和比较,在成本收益最大化理论的前提下,结合次优状态下两个社会福利影响分析,指出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政策工具,为生态区政策工具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