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8篇 |
免费 | 162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62篇 |
工业经济 | 132篇 |
计划管理 | 417篇 |
经济学 | 336篇 |
综合类 | 295篇 |
运输经济 | 10篇 |
旅游经济 | 22篇 |
贸易经济 | 205篇 |
农业经济 | 426篇 |
经济概况 | 2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96篇 |
2014年 | 148篇 |
2013年 | 147篇 |
2012年 | 160篇 |
2011年 | 204篇 |
2010年 | 205篇 |
2009年 | 125篇 |
2008年 | 157篇 |
2007年 | 152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建立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保障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市公司等相关责任主体建立完善民事赔偿保障制度,是实现《1.9规定》预定目标的必要措施。该项民事赔偿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设立专项赔偿基金;企业高管人员的责任风险保障制度;券商专项赔偿基金;国家行政罚款、刑事罚款财政回拨制度。 相似文献
42.
基于耕地发展权价值的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通过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区域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为合理确定国家征地补偿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假设法、比较研究法和文献法,通过建立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模型,测算耕地发展权价值大小,进而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结果:(1)巴彦县耕地总面积约1/5可以满足该区域的自身粮食需求,其余约4/5为耕地盈余面积,耕地发展权总价值最高为303.72亿元;(2)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限制区域耕地转为他用,国家应给予失去发展权的权利主体相应补偿;(3)对无法完成耕地“占一补一”,委托区域代为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的地区,应购买区域耕地发展权;(4)对确需满足国家建设需要占用区域耕地,国家或用地单位应给予失去发展权的权利主体相应补偿。研究结论:耕地保护补偿实质是向农民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购买耕地发展权权力的价值。在满足区域自身粮食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以耕地发展权价值为载体,应建立集粮食安全补偿、区域性差别补偿以及因建设占用耕地等补偿为一体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3.
孟迪云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20-22
《产品质量法》第41条规定了产品致害的生产者免责条款,即产品责任发展风险抗辩,但是并未明确规定此时应由谁来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不利于对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国家应建立产品责任的发展风险救济制度,将因产品发展风险而致侵权赔偿纳入国家补偿范围。 相似文献
44.
唐士梅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1):81-83
生态补偿不应只是学者专家以及少数地方政府关注的问题,而应由国家立法机关将之制度化、法律化,即制订生态补偿法。制订生态补偿法是国家以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生态目标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措施,是维护“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是统一各地方政府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的手段,是对国家生态补偿实践——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经验教训的总结。 相似文献
45.
论农地的外部效益与补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地农用产生显著的外部效益.只有得到社会普遍的认知以及在经济上实现激励补偿才有助于农地的有效保护并持续供给.增进社会福利。本文详述了农地对全社会的外部效益.进而探讨了相应补偿的构想.最后提出了实施补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
随着城镇化建设力度加大,城市住房和非农用地需求增大,大量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导致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不仅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村的稳定与进步,还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探索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及有效的解决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和公益性诉讼不断增多。因此,急需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损害赔偿方法。基于对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研究的系统总结,从制度和方法两方面概括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研究现状,分析在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水环境污染损害过程,设计一套应对水环境污染损害的赔偿实施方案,包括水环境污染损害风险预防、水环境污染事件发现与定位、水环境主要污染物识别、水环境污染损失分析与计算、水环境污染善后赔偿与处罚。最后,针对不同水环境污染损害类型,提出具有普适性的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计算方法,以期为我国水环境污染损坏赔偿公益性诉讼和法律评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8.
[目的]基于生态补偿利益主体的需求和支付意愿,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状态,测算具有弹性的生态补偿标准,确保生态补偿机制顺利运行。[方法]以河南省457份实地调查问卷为基础,采用选择实验法,建立由4个属性水平、7个选择集组成的生态价值属性集,测算受访对象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结果]城乡居民对于耕地资源景观与生态环境关注度最高,其次是耕地质量和耕地面积;农民和市民对于耕地生态价值属性满足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性,农民支付意愿为2 060.55元/hm~2,市民支付意愿为3 396.15元/hm~2,两者相差近1 335.60元/hm~2,收入水平、环保意识是影响受访对象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最直接因素,但两者均认为耕地面积不变、耕地质量改善和耕地景观生态环境改善为最优选择。[结论]补偿额度应充分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支付能力和意愿,将农民的支付意愿作为生态补偿下限,市民的支付意愿作为生态补偿上限,可建立具有一定弹性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9.
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中期,南关岭北市地区是大连市海水入侵严重地段之一。1984年以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地下水开采量显著减少,地下水环境逐渐恢复,1990年代以来,海水入侵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