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94篇 |
免费 | 300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665篇 |
工业经济 | 110篇 |
计划管理 | 587篇 |
经济学 | 1489篇 |
综合类 | 1042篇 |
运输经济 | 19篇 |
旅游经济 | 40篇 |
贸易经济 | 523篇 |
农业经济 | 382篇 |
经济概况 | 86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9篇 |
2024年 | 87篇 |
2023年 | 116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122篇 |
2020年 | 180篇 |
2019年 | 203篇 |
2018年 | 144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215篇 |
2015年 | 162篇 |
2014年 | 338篇 |
2013年 | 416篇 |
2012年 | 453篇 |
2011年 | 492篇 |
2010年 | 361篇 |
2009年 | 327篇 |
2008年 | 418篇 |
2007年 | 367篇 |
2006年 | 274篇 |
2005年 | 212篇 |
2004年 | 189篇 |
2003年 | 127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文章运用CHNS调查数据,对城乡居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及动态趋势进行了研究。静态分析表明:农村贫困代际传递机会要明显大于城市,且城乡差距明显;个体行业差异显著影响个体贫困发生机会,但父辈行业差异对子代贫困发生机会的代际影响不明显,健康、教育降低子代贫困作用巨大,同等条件下女性贫困发生机会要高于男性,贫困发生机会与年龄呈\"U\"关系。动态分析表明:虽然中国整体面的贫困水平逐年下降,但贫困代际传递机会基本呈上升趋势;农村贫困代际传递机会大于城市;城乡子代贫困机会差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拉大。 相似文献
112.
贫困与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聚类分析,从收入差距、失业率与人口增长三个方面分析贫困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影响.结果可以看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从负相关关系到正相关关系转变;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收入差距的扩大应当取决于经济增长的性质与经济结构;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解决贫困问题不仅要依赖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同时要考虑经济增长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3.
农民增收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文章分析了农民增收的社会意义、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及其原因,最后对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4.
遗产税草案推出至今虽然已有十年时间,但一直没有明确的时间表。近年来社会大众对开征遗产税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关于免征额的讨论也颇为激烈,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居民贫富两极分化的态势愈发明显,财富的聚集化和分配不公引发了社会贫富矛盾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矛盾的范围正在从代内向代际扩散。代际公平理论一直以来虽较多地被用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但其与税法的税收公平主义有着内在的契合,将其引入税法领域是一个尝试,这一理论对于探究遗产税的征收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5.
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锦标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中,分析了公平偏好的员工是同质和异质两种情况下,最优锦标机制的设计及效率问题。研究表明,公平偏好锦标赛模型比传统锦标赛模型更具一般性。 相似文献
116.
消费者行为对财政政策的异质反应——以城镇分层收入者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财政政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主要存在凯恩斯观点、生命周期观点和李嘉图等价命题三种研究视角.但对中国而言,当前的转型经济环境将使现实中符合上述三种视角的居民会同时存在,亦即不同消费群体对财政政策的反应是异质的.文章构建了一个扩展的生命周期理论框架,其中凯恩斯观点和李嘉图等价命题均为这个框架下的特殊形式,从而为消费者行为对财政政策的异质反应提供了一个理论性的解释.此外,文章将我国城镇居民按收入等级分为五组进行相关的经验检验,发现各居民户组对财政政策的反应模式大致按收入水平由高到低表现为李嘉图等价情形、扩展的生命周期情形和凯恩斯情形,这意味着财政政策的制定对各收入阶层的居民具有歧视性效果.文章最后从优化政府购买的支出结构和调整当前税制结构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刺激国内居民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7.
从荣刚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35(4):30-38
自从1998年起,中国成品油市场定价机制已经进行了四次改革,市场定价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鉴于现在成品油市场尚处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完全放松管制可能出现无法预料的严重后果,采用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的方法,建立了基于信念学习的中国汽油市场模型,并重点分析了垄断溢价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和收入约束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原油价格水平下汽油市场的模拟,得到了描述消费者生存率的二次方程。通过建立虚拟变量模型,发现当消费者决策受收入约束时,油价、收入和刚性需求对其福利的边际影响都相应变小。模型的结果对燃油税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8.
119.
201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900美元,标志着我国已居于“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本文基于日本、韩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发展历程,考察了“中等收入陷阱”区间下消费率的变化轨迹,认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消费率特征是:消费率走势呈U型特征,由波动性变化演变为平稳性运行,并大致在人均GDP4000美元形成“消费率拐点”。其中,收入因素对“消费率拐点”的培育与形成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同时文章对比分析了低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消费率变化轨迹,认为我国在人均GDP4283美元水平下形成“消费率拐点”,但当前消费需求的充分释放仍面临较强的挑战,迫切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强化“消费率拐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0.
收入分配差距与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端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41-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总体贫富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都在扩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化改革的不彻底,缺乏以效率为基础的公平制度,权力市场化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因此,要缩小收入差距,就必须深化改革,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建立以效率为基础的公平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格限制权力参与社会分配;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局面;运用经济手段调整收入分配;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