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16篇 |
免费 | 439篇 |
国内免费 | 237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86篇 |
工业经济 | 558篇 |
计划管理 | 1358篇 |
经济学 | 1800篇 |
综合类 | 1489篇 |
运输经济 | 17篇 |
旅游经济 | 61篇 |
贸易经济 | 1297篇 |
农业经济 | 700篇 |
经济概况 | 17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0篇 |
2023年 | 164篇 |
2022年 | 203篇 |
2021年 | 260篇 |
2020年 | 277篇 |
2019年 | 167篇 |
2018年 | 134篇 |
2017年 | 184篇 |
2016年 | 227篇 |
2015年 | 284篇 |
2014年 | 525篇 |
2013年 | 595篇 |
2012年 | 828篇 |
2011年 | 938篇 |
2010年 | 768篇 |
2009年 | 635篇 |
2008年 | 695篇 |
2007年 | 635篇 |
2006年 | 526篇 |
2005年 | 386篇 |
2004年 | 241篇 |
2003年 | 176篇 |
2002年 | 113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作为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而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纷繁复杂,其中包括产业组织方面的原因。文中力求从产业组织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问题。为提高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相应的产业组织对策。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大开发已成了东西部地区人民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主要阐述了东西差距的现状及其影响,并就加快形成自身发展机制,人才机制以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5.
胶济铁路沿线产业带及其对山东省区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东省胶济铁路沿线产业带是目前省内经济最发达、产业高度密集的核心地带,其区域背景优越。该产业带从1840年到目前经历了低水平均衡性空间结构的雏形期、多核心空间结构的发展期、带状点轴空间结构的成熟期,带来了山东省区域发展的南北差异、东西梯度差异和圈层结构。认为在发展战略上可采取轴线带动开发和圈层中心带动的模式,在此基础上达到整个区域发展的均衡网络阶段。 相似文献
136.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流转已成为必然趋势。另外,城市圈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特别是在现行的土地制度下,推进城市圈农地流转工作难度较大,问题较多。本文在分析武汉城市圈农地流转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城市圈内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地区农村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农地流转创新模式与经验,从保护耕地的视角,提出了推进武汉城市圈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7.
通过对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出让方式进行比较,认为工业用地的协议出让方式不利于我国的耕地数量保护,造成了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中央政府作为法定的城市国有土地所有者和管理者,要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实现土地的最大价值,体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相似文献
138.
通过测算2003~2013年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综合效益指数Z及产业结构贡献份额指数Z',对林区产业结构综合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以下主要结论:2003~2013年Z值与Z'值均大于零,反映了期间林区产业结构效益较好,产业结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2005~2010年Z值与Z'值的变动趋势始终保持很高的一致性水平,说明产业结构调整长期以来对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效益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03~2004年Z值和Z'值的变动趋势是相反的,Z值上升,Z'值下降,说明技术进步因素对改善林区产业结构效益同样具有积极作用。建议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为重点国有林区充分应对全面停伐新常态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以北京亦庄新城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从微观层面进行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为工业用地的合理布局和适度集约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新城5大主导产业的土地利用强度、就业吸纳程度、投入产出效益、生态环境效益4类指标构建工业用地集约评价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归纳总结出不同产业的集约特点与类型。研究结果:电子信息产业属于人员密集适度集约型,汽车及交通设备产业属于资金密集低度集约型,装备制造产业属于人员聚集基本集约型,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属于高效产出适度集约型,都市产业属于人员密集基本集约型。研究结论:因循企业特点和新城的发展阶段,分别从招商源头、集群发展、企业用地多种模式、公共服务用地的配套布局4个方面促进新城产业用地的合理布局和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40.
本文基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的现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选择显示性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这3个指标,利用出口数据评价方法,对我国整体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对我国整体产业及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原材料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较弱,而出口制成品的比较优势很强;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还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