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2篇
财政金融   56篇
工业经济   83篇
计划管理   417篇
经济学   231篇
综合类   256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22篇
贸易经济   357篇
农业经济   153篇
经济概况   2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由于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消费倾向下降的因素,我国在2002年通货紧缩现象再次加重。这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新的困难。为提高我国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今后我国的财政政策应致力于拉动民间投资、刺激居民消费,从而实现经济的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规模日益扩展,进程不断深入,但对GDP增长的积极影响不明显。为此,一是要积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特别是对要继续提高受高等教育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使之与城市化水平高的发达国家相接轨;二是要在产业规模方面,除了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之外,应该特别注意调整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减少重复建设,真正实现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三是要注意防止过多的人口成为大城市发展的负担。  相似文献   
23.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问题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0年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正在按专业化方向加速变动,但是其产业结构的综合素质仍然普遍较低,并且与东部的差距拉大。影响西部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条件、制度条件和技术条件。促进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就当加快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走适合区情的产业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24.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及对教育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创造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合式的综述,认为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不应被孤立、片面地看待,任何个体的创造力都是由智力加工、知识、智力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这六大因素的不同方面联合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对学校教育于创造力的消极方面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5.
我国工业结构变动在加入WTO后面临的综合性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工业品进出口结构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变化、经济体制环境和资源配置格局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工业结构变动面临的综合性影响。从总体上说,加入WTO将促进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升级,但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影响趋势和特点。全方位开放对工业结构变动的综合性影响,在加入WTO至2005年的过渡期期间将继续保持积极态势,2005—2010年期间可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到2010-2020年期间将出现明显有利的趋势。  相似文献   
26.
印花税下调在短期内对大盘股指产生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税率下调对沪市和深市单只股票具有冲击效应,个股产生正的超额收益;税率下调对两市的大盘波动性产生显著影响,刺激了"噪声交易者",在短期内产生了噪声效应。目前印花税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建议:拓宽税基,改双向征税为单向征税,尽快开征股票交易税。  相似文献   
27.
Historically, researchers have addressed pricing issues from many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cluding the firm's business model (cost structure, experience curve), stakeholders (customers and channel partners), competition (market structure and intensity), and macroeconomic issues (interest rates, economic growth).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organizational price setting that has been neglected is the impact that the firm's internal political system, reflected in interdepartmental coordination and rivalry, has upon price setting. A study of managers who are influential in shaping the firm's pricing strateg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intraorganizational issues and their relative impact on the firm's pricing strateg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rovid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xecution of a firm's pricing strategy.  相似文献   
28.
To overcome competition in an increasingly network dependent market, retailers are required to influence upstream channel partners while sustaining relationships. However, the contemporary supply chain literature has not sufficiently leveraged the resource and relational paradigms to examine influence. Grounded on 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 and commitment-trust theory paradigms, this study describes conceptualization and operationalization of a 12-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non-coercive influence on upstream channel partners in retai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SCM) context. The study is based on responses from 547 retail professionals in India obtained over four successive survey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were assessed using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The proposed scale demonstrates construct validity. Invariance-testing carried out over 4-levels of increasingly demanding equivalence confirmed cross-validation. Nomological validity of the scale was tested by evaluating association with suppliers’ intention to cooperate. The results indicate existence of three dimensions of non-coercive influence: collaborative intent, market intelligence dissemination, and operational support. Retailers can use the scale to assess their personnel's non-coercive influence behavior over suppliers.  相似文献   
29.
李凯 《科学决策》2016,(4):24-41
企业职工作为重要的社会组成元素以及政策的接受者,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实施毫无疑问需要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本研究以W市作为调查基地,在文献研究、社会调查与深度访谈三者相结合并借助SPSS分析工具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关研究结论:一是W市企业职工延迟退休影响因子排序,强到弱排序依次为:健康、收入、工作满意度、周工作时长、工作性质、抚养子女负担、配偶状况、年龄、单位福利、单位性质、性别、受教育程度、公司职位、赡养老人负担、婚姻状况。二是影响因素与延迟退休的相互关系:(1)个人因素中,男性职工比女性职工更能够接受延迟退休。年龄与延迟退休成负相关的关系。已婚或未婚企业职工都不愿意接受延迟退休。不愿意延迟退休者中受教育程度与最大延迟退休年龄正相关。(2)单位因素中,企业性质为国有、集体或控股企业与外资企业比私营、民营企业的职工更愿意接受延迟退休。单位福利种类多并不能直接刺激到企业职工的延迟退休意愿,但在强制延迟退休时,享受福利种类越多与企业职工能够接受最大延迟退休年龄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公司职位与延迟退休之间没有严格的相关关系。(3)负担因素中,具有抚养子女负担和赡养老人负担与延迟退休成负相关。(4)经济因素中,低收入和高收入的个人以及家庭相对对于中层收入而言更不愿延迟退休。健康因素与延迟退休成负相关。(5)工作因中,周工作时长与工作满意度和延迟退休决策分别成负相关和正相关。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不愿意延迟退休。最后,对W市研究延迟退休年龄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狄文法 《价值工程》2015,(3):177-178
基于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点,分析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理论以及会计运作模式的影响,继而分别从会计人员素质培训、会计环境建设、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的划定、会计服务水平四个维度,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完善会计运作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