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65篇
计划管理   1083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40篇
贸易经济   4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针对某市钢筋混凝土地下综合管廊的现浇顶板、侧壁出现的混凝土爆灰质量缺陷,为确保管廊结构的安全使用,采用钻心法、超声波法、沸煮试验、爆灰物质的化学成分分析等检测方法,对爆灰现象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混凝土中存在的块状氧化钙与水熟化后体积增大1倍~2.5倍,使得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设计抗拉强度前在块状氧化钙体积膨胀应力作用下被拉裂,导致了此类质量缺陷的发生。分析了质量缺陷对管廊结构的影响,并对管廊结构进行了加固设计及处理,满足了结构的正常安全使用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爆灰缺陷的设计及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为了研究骨料形态对再生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势能原理的基面力元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MATLAB软件,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真实骨料细观模型。应用FORTRAN分析软件对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拉伸试验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真实骨料细观模型再生混凝土宏观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和试件的破坏形态。结果显示,真实骨料模型得到的宏观应力-应变曲线和试验曲线吻合度较高,骨料形状对试件的破坏形态影响较小。模型可真实地模拟再生混凝土在单轴拉伸作用下的损伤破坏过程,准确地反映试件的实际骨料形态。  相似文献   
43.
针对目前混凝士曲线箱梁桥普遍开裂的情况,从温度变化、预应力、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支座设置、设计计算模型和施工方法等方面对裂缝成闲进行了分析。从设计计算、施工和加固措施等方面对梁桥裂缝的防治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4.
在广西上思县念伦水库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中,对原破损的溢流面进行凿毛,另铺一层混凝土作底板,让新老混凝土用锚筋连接,联合受力,同时在原溢流面上凿槽铺设纵横塑料透水盲管,以降低底板扬压力。设计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工程造价,满足了溢洪道的泄洪功能要求,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5.
ontisch还是应该翻译为“存在的”或“存在上的”。李章印先生建议把它翻译为“存在者具体存在的”,这一译法其实也主张将ontisch翻译为“存在的”,只是在前面作了限定,加上了“存在者具体”这样的限定词。从李章印先生所作的具体阐释来看,他对于这个概念的认识还是有许多模糊的地方。拟对李章印先生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论,同时也申述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6.
金牛坪水电站二期泄水闸坝牛腿施工采用预制砼底模的施工方法,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金牛坪水电站二期工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7.
混凝土配合比的现场变异性是不可避免的,文章分析了混凝土配合比现场变异性产生的原因及其类别,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8.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是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实际施工中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章主要从施工操作方面来剖析裂缝的成因,探讨施工中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9.
通过中度人工地震试验,对试样的三个参数:横向约束、纵向钢筋互搭接头和加纤维增强聚合材料进行测试,并采用测量位移,弯曲和吸收能量的办法,对中度地震后的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作出的评估。  相似文献   
50.
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分布格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淑梅  杨铭铎 《经济地理》2008,28(5):876-881
文章应用区域旅游竞争力数字化评价体系,采用近年来国家和地区实际统计数据,提出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分布格局,并给出了合理性说明.结果表明:我国31个省(市)区域旅游竞争力差距显著,等级明显,分布格局清晰;全国可分为五个集团、三大层次,各集团和层次旅游竞争力水平明显呈梯型分布;三大层次中各层次所包含的省(市)数目与在全国竞争力中所占的份量明显不成比例,第一层次优势明显突出;中间层次为旅游经济发展中地区.成员庞大但落后较为明显,是决定我国旅游竞争力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也是今后应重点剖析和研究的对栽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