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8篇
财政金融   19篇
工业经济   55篇
计划管理   187篇
经济学   202篇
综合类   93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2篇
贸易经济   62篇
农业经济   62篇
经济概况   1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从旅游区生态循环角度对生态、循环、低碳、发展等观点进行分析,在正确认识旅游区生态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区低碳运行与生态可循环模型。低碳运行与旅游区生态循环强调生态系统自身的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无论是作为旅游资源的自然生态还是人文生态,如果没有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最终都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从旅游区生态循环模型出发,生态环境协调是发展,维持是发展,复苏也是发展,而不一定开发才能发展。湿地恢复、草原轮休、大海禁渔、封山育林、文化传人等都是发展,生态文明要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更要注重旅游区生态可循环模型下的低碳运行。  相似文献   
13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正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黑龙江省是重要的老工业生产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发展低碳经济对黑龙江省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及应循序渐进地开展WT-WO-ST-SO战略。  相似文献   
133.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从投资、有效劳动投入量及生产率这三方面剖析了低碳技术与IT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机制,分析了在保持当前技术发展速度的前提下,低碳技术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4.
推进河北省市场化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萌 《经济与管理》2010,24(9):92-96
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经验为河北省推行市场化节能减排提供了很多启示。河北省应进一步建立完善的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机制、交易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相关法规,健全服务体系,构建宣传体系,推动市场化节能减排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5.
本文论述低碳设计在服装毕业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服装毕业设计活动中各个环节如何开展低碳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6.
低碳营销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广西特色农产品品种繁多,特色农产品低碳营销存在低碳意识不强、低碳生产技术滞后、政府缺乏低碳宏观统筹、企业的低碳主体作用缺失等问题。最后,从低碳营销战略和低碳营销策略两个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广西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37.
由于外部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和内部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时状况,决定了浙江省在外部和内部合力的作用下势必需要走一条出口产业、出口商品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对传统出口商品结构进行调整、升级、优化的道路,即力求出口商品低碳、高技术、高附加值、提高第三产业产品出口比重的道路。为应对和预防进口贸易国对外国出口商品可实施碳足迹、碳标签、碳关税等新型贸易壁垒措施,浙江省应该借助省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在保持传统特色产品出口的基础上,采取积极引进和广泛应用节能、清洁、低碳技术,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加环保、绿色服务业产品的出口比重,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38.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英国、美国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对其政策经验进行分析,为完善我国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得到顾客对乌鲁木齐酒店提供低碳化服务的实际消费意向的数据,进而研究如何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提高顾客对酒店的低碳服务的支持度和满意度,结论表明大部分顾客认为乌市建设低碳酒店是有必要的,而且愿意接受酒店的低碳服务.  相似文献   
140.
首先阐述了城市配送对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并对国内外促进城市配送绿色化发展的模式措施进行了综述。其次,对城市配送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构建城市绿色配送体系思路进行了设计。最后,给出了促进城市配送绿色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