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178篇 |
免费 | 4655篇 |
国内免费 | 229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8449篇 |
工业经济 | 5156篇 |
计划管理 | 25660篇 |
经济学 | 17966篇 |
综合类 | 18755篇 |
运输经济 | 800篇 |
旅游经济 | 1752篇 |
贸易经济 | 13777篇 |
农业经济 | 7672篇 |
经济概况 | 14073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80篇 |
2024年 | 1087篇 |
2023年 | 1406篇 |
2022年 | 1796篇 |
2021年 | 2757篇 |
2020年 | 3496篇 |
2019年 | 2371篇 |
2018年 | 1868篇 |
2017年 | 2163篇 |
2016年 | 2448篇 |
2015年 | 2961篇 |
2014年 | 6910篇 |
2013年 | 7806篇 |
2012年 | 8931篇 |
2011年 | 11006篇 |
2010年 | 8256篇 |
2009年 | 7019篇 |
2008年 | 7556篇 |
2007年 | 6860篇 |
2006年 | 6629篇 |
2005年 | 4997篇 |
2004年 | 3565篇 |
2003年 | 2989篇 |
2002年 | 2084篇 |
2001年 | 1953篇 |
2000年 | 1288篇 |
1999年 | 707篇 |
1998年 | 348篇 |
1997年 | 324篇 |
1996年 | 257篇 |
1995年 | 168篇 |
1994年 | 130篇 |
1993年 | 128篇 |
1992年 | 99篇 |
1991年 | 77篇 |
1990年 | 63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88篇 |
1984年 | 223篇 |
1983年 | 180篇 |
1982年 | 128篇 |
1981年 | 62篇 |
1980年 | 76篇 |
1979年 | 47篇 |
1978年 | 37篇 |
1977年 | 23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以国家宏观利益为研究导向,忽视信息供求双方的微观利益及其内部效用;以外在制约为主要手段,缺乏内在激励。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目标难以达成的症结之一在于信息供求双方的内部效用无法满足而造成的披露动力不足。文章以信息供求双方内部效用为逻辑起点进行博弈分析,提出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激励企业环境披露信息的建议。 相似文献
72.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4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国与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最重要的内容—货物贸易协议达成一致,并于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为如期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铺平了道路,使研究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问题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可预期的贸易效益、投资效益及规模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3.
"三元悖论"的基本原理是指在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这三个经济目标中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而该理论本身也存在理论假设过于绝对化,组合难以有效实现,政策组合难以执行的局限性。基于对中国资本流动现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和"三元悖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得出我国的汇率制度选择终级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自由浮动汇率"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74.
Emily Moskwa Freya Higgins-Desbiolles Stuart Gifford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3,21(1):126-145
Food justice, food cultures and people's engagement with healthy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re key contemporary concerns, with a growing sustainable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literature. Efforts range from narrowly focused initiatives, such as promoting organic produce and fair trade, to more holistic challenges to current systems through initiatives like the slow food and locavore movements, which may represent systemic alternatives. However, little analysis is available on how cafés and restaurants might become sites for experimentation in profitable and just sustainable hospitality, and places for sustainability engagement and education. Focusing on the evolution of a sustainable café in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one entrepreneurial restaurateur uses his café to engage customers and community in a collaborative conversation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od,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helping transform our food culture and even lifeway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e value of deep local embedding as a pathway to meaningful sustainability. The study offers insights into how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can contribute to dialogues on alternative consumption which may offer visionary pathways to alternative futures. It also explores the role of pioneers in sustainable business and hospitality, their drivers and their views. A forthcoming global research initiativ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5.
关于创业与创新的内涵、比较与集成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表明,创新与创业尽管有各自明确的研究边界,但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二者的交集表现为创新与创业的集成与融合。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二者的相互作用和集成融合,对于我国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构建创新型国家以及推动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重大且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6.
针对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现状,指出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科技资源的创新协同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在探讨西安市发展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现有主要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分析了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在扶持政策体系、制度建设、产业园区增长能力、民口企业"民进军"以及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制度完善、发展规划、破解资金瓶颈、完善军民融合的机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西安市发展"军民融合"装备制造业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7.
李春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7):11-16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挑战,需要多渠道获得先进和适用技术,其中技术进口是后发国家提高技术水平并实现赶超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必须加强技术进口,尽快制定进口战略,完善进口体系。本文从我国技术进口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技术进口的\"十项对策\"。 相似文献
78.
79.
研究目的:梳理耕地“非粮化”演变阶段特征,探究耕地“非粮化”演化过程中环境与农户主体作用的内在机制。研究方法:单案例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1)基于刺激—反应理论模型构建的耕地利用系统演化历程特征与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十分契合;(2)在宏观实践演绎中,不同类型农户主体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最终推动耕地“非粮化”演化经历了自组织萌芽—自适应发展—他组织优化三个阶段;(3)从微观主体反应来看,不同主体的“非粮化”行为趋向存在差异。家庭劳动力约束与资本约束较弱的农户主体对于外部环境反应更加明显,反之则反应较弱。研究结论:耕地利用系统具有情景依赖特征,可以从系统自组织、系统他组织、系统要素协同三方面构建耕地“非粮化”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80.
王世杰是新政学系的重要人物,思想属自由主义范畴。抗战时期国民党内对中共问题形成两派意见,王世杰认为不能使用武力对付共产党,应寻求政治途径,国民政府必须改良政治,实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政治制度。为此,他不断游说蒋介石和国民党党内人士,提出政治解决办法,调和国共矛盾,缓和两党关系。正是由于他的坚持和努力,国共之间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谈判,国民党中央全会通过了政治解决中共问题的决议。尽管此主张并未取得具体的、实质性结果,内战未能避免,但为赢得一定的国内和局、争取抗战胜利发挥了实际作用,这是应该承认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