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9篇
经济学   74篇
综合类   20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5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96篇
经济概况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该文通过分析北京山区经济发展的现状,2010年山区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山区整体经济水平与朝阳、海淀等平原地区的对比,认为山区农民收入水平相对低下。同时分析认为,山区发展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关系:确保生态优先;充分保障农民利益;政府要加强引导、规范和监督。最后得出关于北京山区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并加快山区产权、林权制度改革;制定统一的土地"绿色通道"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完善基础设施;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242.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利用SPOT5数据以及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在资兴市天鹅山林场开展森林景观异质性分析,对林场森林资源景观分为杉木林、阔叶林、竹林、灌木林、松林、幼林及非林地等7种景观类型,结合Fragstats3.3景观分析软件进行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天鹅山林场一级森林景观斑块总体密度平均值为7.6458块/hm2,在7个森林景观类型中,以竹林的斑块密度最高,其次才是阔叶林、松林、非林地、杉木林和幼林;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5377,均匀度指数为0.7902,优势度指数为0.4802,说明景观异质性较高,景观类型丰富。  相似文献   
243.
对福建省建阳市、泰宁县和江西省崇义县10年来山区综合开发试点示范工作的运行情况、主要成绩、经验做法、存在问题作了客观的总结和介绍。分析了当前山区综合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今后开展山区综合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44.
对长沙市市郊山林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开福区东北片为例。在长沙大城北开发建设中,除了定位于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东北片区外,其他土地均被作为不同开发时期的建设用地。为此,建立东北片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平衡利益、有效发挥其生态功能的关键。在分析东北生态功能片区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建立东北区山林保护生态补偿步骤、对策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5.
研究目的:评估秦巴山重庆片区宅基地非市场价值,为加大贫困地区宅基地退出补偿力度提供依据,为制定更为合理的宅基地复垦补偿标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法(double-bound DC CVM)。研究结果:(1)研究区城乡居民对宅基地各类非市场价值认知存在一定差异;生活环境、文化素质、价值观念、经济收入等因素差异影响到城乡居民认知水平。(2)受访者对各类非市场支付意愿支付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受访者往往"理性"的将宅基地价值与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更多地表现为理性经济人。(3)Tob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受访者的宅基地非市场价值的认可程度对其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一些经济社会特征对受访者的支付决策也产生一定影响。(4)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宅基地非市场价值约为679.26×108元。每公顷宅基地非市场价值约为155.94×104元(10.40×104元/亩)。农民家庭年均支付意愿为464.52元,市民家庭年均支付意愿为1188.84元,分别占区域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的1.96%和1.84%。(5)重庆市在该片区实际执行的12×104元/亩的宅基地复垦补偿标准偏低。(6)双边界二分式CVM引导技术在评估宅基地非市场价值中的应用是可行的。研究结论:应通过参考单位面积宅基地非市场价值,提高贫困区宅基地复垦补偿标准,实行区域产异化补偿等措施,保护退地主体权益。  相似文献   
246.
本文根据我国山岳型旅游资源的特点,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建立了山岳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标准体系;鉴于各因子对不同山岳型旅游资源质量贡献率的差异性,提出了“变权”思想,并采用强制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总评价值的计算采取加权综合指数法。文章最后对黄山和泰山旅游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与比较。  相似文献   
247.
[目的]通过分析农业地理集聚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的影响,为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区位商法对丘陵山区农业地理集聚度进行了测算,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农业地理集聚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丘陵山区农业地理集聚度逐步提升,而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具有显著的跨期相关性,农业地理集聚是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结论]要深入推进丘陵山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扩大优势特色产业种植规模,进一步提升农业地理集聚度;要着力构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投入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培训投入力度;要积极引导丘陵山区闲置土地向特色优势产业流转,积极鼓励丘陵山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从事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248.
Mountain destinations are often managed not only to support tourism and recreation but also to maintain a range of sensitive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services. Resource use 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 in mountain destinations are manifestations of various representations of mountain landscape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tension and conflicts, or collaboration and learning between stakeholders of mountain destinations. Adaptive co-management (ACM) that adopts a social learning model to forge collaborative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provides one approach to managing complex and dynamic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in mountain destinations. Social representations (SR) theory, as a theory of social knowledge and social change, offers one theoretical lens with which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representations that different stakeholders ascribe to mountain landscapes and to assist in developing functioning ACM. The utility of SR theory for ACM arrangements is examined using a case study that explores th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mountain landscape within Yushan National Park (YNP) in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ree resource user groups: committed mountaineers, professional guides, and mountain tourists. The study findings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how the processes of representations and dialogical antinomies embedded in representations can impede or facilitate stakeholder interactions in ACM.  相似文献   
249.
风景名胜区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之一,其合理的开发与规划是其保护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天恒山风景区作为距哈尔滨市市区距离最近的风景区,其发展和壮大势必为哈尔滨市民提供一处休闲场所。本文以哈尔滨市天恒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案例,解析如何应用相关技术和理论进行合理的风景区规划。  相似文献   
250.
陈健平  何永达 《企业经济》2021,40(1):102-109
在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加快乡村民宿的发展显得越发重要。本文以浙西南山区民宿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丽水数字高程图(DEM)、高等级景区、民宿基本信息、游客评论等多源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及网络文本分析工具,对丽水山区民宿的宏观空间分布、中观民宿环境、微观民宿个体特征以及游客感知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刻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丽水民宿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横纵双向优化民宿布局,强化民宿产品体验,拓展民宿产业链条,促进省域要素大循环等民宿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