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9篇
经济学   74篇
综合类   20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5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96篇
经济概况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01.
广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林下经济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内涵出发,分析了广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的困境,然后对林下经济的效益、广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广东山区经济绿色增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出路,但由于地形、市场、管理、技术等原因,广东山区林下经济仍未得到大力发展;走适合广东山区的林下经济发展路径,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广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天生自然和资源优势、发展模式和市场需求转变的经济拉力、政策鼓励等有利条件。最后,从发展模式、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探索了广东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02.
张昆生  郭红艳  余恒宾 《价值工程》2012,31(25):118-119
路线设计是公路设计的核心,合理的路线方案是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文章通过对龙瑞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介绍表明,准确地把握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制定项目的路线设计原则并灵活运用,能得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303.
山岳崇拜观念是推动仙都发展成为名山的文化基 因。仙都的发展变迁过程实质上是人们从畏惧到信奉再到利用 山岳的变化过程,也是人们对仙都美好生活环境发掘、建设的 过程。随着仙都山岳崇拜观念的产生、物化和延伸,仙都发生 了“神山—缙云坛、黄帝祠宇—仙都祈仙洞天”的变化,经历 了萌芽、发展和成熟3个时期,极大地促进了仙都山岳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也推动仙都成为中国名山大川体系中的道教名 山,为现代风景名胜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04.
结合我国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在总结大江大河防洪效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山洪灾害防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和内容,初步建立了一套山洪灾害防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分析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05.
基于山水城市的考量,从临水望山视觉空间意境探析入手,概述了山水营城的视觉空间溯源、山水文化的视觉意境传承和山水城市的视觉界面演替三部分内容。以济南佛山倒影视觉空间界面为例,架构真实视野下的佛山倒影视觉空间界面,提供参数设定和界面矢量化提取方法。运用数学模型和美学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视觉界面吻合度进行量化分析,提出核心区域和非核心区域的控制策略及吻合度修正方法,并结合界面显山度指标的控制,将视觉界面空间指标应用于街区形态导控。  相似文献   
306.
在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加快乡村民宿的发展显得越发重要。本文以浙西南山区民宿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丽水数字高程图(DEM)、高等级景区、民宿基本信息、游客评论等多源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及网络文本分析工具,对丽水山区民宿的宏观空间分布、中观民宿环境、微观民宿个体特征以及游客感知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刻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丽水民宿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横纵双向优化民宿布局,强化民宿产品体验,拓展民宿产业链条,促进省域要素大循环等民宿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07.
新时期背景下,进行满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游憩 供需、景观质量及绿色人本服务能力的城市山地公园步道设计 研究,对于促进公园健康更新尤为重要。以金鸡山公园为例, 基于生态保护、景观视觉质量和基础设施使用多维度协同的视 角,进行城市山地公园步道路网设置及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 明:1)对于步道选线,各因子的相对重要值由大到小为公园使 用人群密度>醒目度>视域>相对距离>生物多样性>出现概 率>地形地貌>相对坡度>水文条件>用地现状;2)与原有步 道设置相比,基于生态敏感度、景观视觉敏感度和空间使用强 度综合分析而形成的步道选线及路网设置,其分布的网状结构 更具有侧重点,且对于成本因子较高区域的避让会更胜一筹。 选择成本指数值最低的步道路径设计能兼顾生态保护、景观视 觉质量、基础设施使用的要求,从而科学提高公园综合绩效水 平,也为城市山地公园精细化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