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1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西北旱区是我国的生态脆弱区、经济欠发达区、少数民族聚集区和边疆地区,实现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科学、高效利用农牧业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西北旱区的农牧业发展潜力,实现生产、生态与生活的"三生共赢",是西北旱区农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文章在全面分析西北旱区区位条件和农牧业特点的基础上,划定了西北旱区的区域范围;在深入分析西北旱区农牧业自然资源禀赋、农牧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西北旱区农牧业发展潜力;从多个标准出发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和节水措施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压夏扩秋、为牧而种"的结构调整原则,"灌区节水、旱区集水"的工程措施建议,以及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水土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农技推广重点,为西北旱区农牧业发展方向、路径和发展尺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西北干旱区河流上中游的人工绿洲基本稳定,下游人工与天然绿洲萎缩,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引用水资源和上中游用水超量所致。当前绿洲区耕地规模过大,水资源已超载,改变粗放型灌溉农业为节水高效型灌溉农业是该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西北绿洲区尚不具备成为国家粮食基地的资源与区位优势,应在粮食自给有余的基础上,巩固国家级棉花生产基地的地位,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及瓜果与特色经济作物,建成我国以肉、毛、乳为主的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和以葡萄、瓜果与特色经济作物为主的生产与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43.
我国西北地区在史前时期除原始沙漠外绝大部分地方曾是一派原始草原和森林风貌,直到周代,黄土高原上仍然草木茂盛。然而自秦汉至明清,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以致“山川顿失真面目”。造成这一局面有着自然原因,如气候的变化.东亚季风的影响和西北绝大部分属黄土高原且紧邻原始沙漠区等;也有人为原因,如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区的不断扩大,封建王朝大兴土木和不断毁林开荒等,而战争频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更严重。  相似文献   
44.
西北干旱地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剖析西北当前农业生产与发展中存在的8个问题,提出建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十大基本原则,并针对西北干旱地区现有的一些地理特征,结合目前西北干旱地区的实际情况,按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的划分,提出了9种适合西北干旱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探讨西北干旱地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5.
何得桂  喻淼 《改革与战略》2012,28(7):72-75,86
文章基于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的资料,从农民的视角考察了我国西北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重要问题。研究发现,农民对林改成效的评价与政策预期存在不小的差距;林权改革取得一定的社会效应,但是它的经济成效并不明显;林权改革既要体现农民本位和保障农民权益,也要关注村社权利和村庄整体福利的提升;林改政策执行出现了某些程度的偏差,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此外,要密切关注林改后的农民需求及其变化,努力建构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供给机制,促进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6.
西北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西北地区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除了工业发展、采矿、污水灌溉以及滥施化肥、农药等造成污染之外,更与缺乏专门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法规有关。西北地区整体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土壤环境多样,保护西北地区的土壤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应当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立法,健全管理体制,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环境责任,严格执行环境标准和生产标准,切实改良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47.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区域联合,打造精品线路,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以合作促发展,以竞争求合作已成为国内发展旅游的新趋势。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落脚点,通过深入临夏当地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构建临夏与周边旅游市场竞合模式的对策建议:旅游产品互动是旅游市场的竞合基础;旅游营销互联是旅游市场的竞合核心;旅游政策互通是旅游市场的竞合保障。  相似文献   
48.
对1980年以来左宗棠与西北开发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分3部分做了述评。笔者认为,这个领域研究成果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重复性的低层次的研究,缺乏对学术“规范”的遵守,研究视野狭窄,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并对此问题阐述了笔者的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49.
西北地区贸易联系与空间流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北各省区对外贸易和省(区)际贸易的绝对量逐步增大,对内和对外开放程度均有所提高。空间上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地区内省(区)际贸易联系较强;二是地区外贸易具有明显的东部沿海指向。对外贸易特别是边境贸易的繁荣是西北各省区国内贸易增长和空间格局变动的重要原因。继续推进西北地区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的流通通道建设,同时加强地区内各省区之间的产业关联建设,是促进对外贸易和省(区)际贸易同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西北地区处于我国版图的西北部,有着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石油、镍等自然资源,但经济发展仍处于落后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政策提出以来,整个西部的经济相比以前着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相比我国的南方,差距依旧明显,经济模式单一、市场不景气、才人外流等。西北经济落后的原因除了地理位置劣势以外,还有许多人文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