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财政金融   53篇
工业经济   73篇
计划管理   350篇
经济学   166篇
综合类   131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27篇
贸易经济   290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16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240 farms in a drought‐affected agricultural region of Australia is analysed. The decadal study period included some years of widespread drought, as well as years with only subregional droughts or no drought. Some droughts created larger adverse financial impacts than others. Mostly, the more droughts farms experienced, the worse was their financial performance relative to farms within the same quantile of farm performance. Despite the incidence of drought, by the end of the decade, almost all the farm businesses were wealthier from increasing their farm size and becoming more crop dominant. Unexpectedly, consecutive years of drought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operating profit per hectare and retained profit per hectare of farms in a majority of their respective quantiles. Many farms that experienced consecutive drought were forced to make structural changes, shifting away from livestock production towards additional cropping. These structural changes boosted farm performance over the decade. The incidence of drought affected some measures of farm performance differently whilst others were affected similarly. Understanding these metrics of farm performance 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s underway in an agricultural region helps form a more complete view of drought impacts.  相似文献   
992.
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推动我国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而突破性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将起到关键作用。逆向研发外包的逐渐兴起,为装备制造业取得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然而,如何将逆向研发外包所获得的异质性知识进行有效转化,最终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机理仍然不够清晰。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逆向研发外包、组织学习(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和装备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之间的作用关系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然后,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并通过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逆向研发外包、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对装备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在逆向研发外包与装备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据此,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有效开展逆向研发外包,并进行组织学习以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对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服务外包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趋势明显,而中国是重要的承接地。通过国际比较可知,中国的服务外包发展相对滞后,要提升中国服务外包竞争力,企业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和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应积极拓展市场,拓展行业协会服务领域,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外包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994.
目前,我国衣化行业内外部竞争已经十分激烈。通过对我国衣化行业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农化行业存在竞争程度高、农化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研发水平低下等问题,提出了农化行业必须进行升级,创造新型的经营模式,以实现服务化进而提高我国农化行业的竞争力。在农化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农化服务供应链平台。最后,以我国农化行业整合先行者广州易合通农化供应链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其如何打造一流的农化服务供应链。  相似文献   
995.
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建设可以帮助集群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其组成以网商为核心,包含网货供应商、网商、网络营销咨询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物流服务机构、网络支付服务机构以及人才服务机构等部分,其建设要点在于循序渐进,培育网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以及建设创业型的产业集群,建设实体的或虚拟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等。  相似文献   
996.
文章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代工生产的网络关系,揭示了在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外包生产网络中,跨国公司与代工企业之间是强关系、代工企业不占据结构洞,使代工企业陷入了自主创新的困境。在以温州打火机产业为例的研究中,文章提出了代工企业如果要实现自主创新必须发展弱关系,摆脱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与市场的依赖,构建自主创新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9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菊  刘宏 《财贸研究》2010,21(4):41-46
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中国1995—2005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吸收能力对跨国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跨国外包的承接对中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对于东部地区,关键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对于中西部地区,关键在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998.
黑龙江省对外与俄罗斯接壤,并与蒙古、朝鲜、韩国、日本毗邻。黑龙江省在东北亚既处前沿,又为枢纽,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尤其是沿边开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在发展服务外包过程中还存在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人才缺乏,政府投入力度不够等问题。应通过完善服务外包统计体系,依据区域特色建立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服务业的资金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来促进沿边开放带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99.
对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对俄经贸活动的历史进行回顾与梳理,对其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合理的划分,并阐述了各个阶段经贸发展的主要内容,展现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黑龙江省对俄经贸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使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从中得出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00.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都有所下降,而服务贸易却不降反升,辽宁省服务外包产业更是获得"井喷式"发展,这与辽宁省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基础、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金融危机条件下,辽宁省服务外包企业应转危为机,充分发挥辽宁省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服务外包招商引资,加速企业并购重组,实现规模化经营战略,在逆境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