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61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373篇
经济学   87篇
综合类   309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83篇
农业经济   23篇
经济概况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质量文化评价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质量文化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质量文化的结构化特征分析建立了企业质量文化评价的框架;以航空企业为例,构建了质量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72.
在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形势下,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生态工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由于它很好地解决了环境问题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问题,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重视.着重从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角度,对生态工业发展模式的实践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3.
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新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能够承载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级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能保障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解决广大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74.
科技企业,具有场所、项目、技术、资金等优势。依托科技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课外科技活动,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75.
为使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环境得到切实重视与改善,更好地顺应当前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在深入剖析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有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的变革策略。  相似文献   
276.
李健  马亚军  霍文兰  肖函 《价值工程》2012,31(3):207-208
介绍了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开放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成果,探讨和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立足点,并对培养模式和优化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7.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特别是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很有针对性,对培养学生素质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效果,应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育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交流与互动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探索与研究中提升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79.
陈莉  赵飞燕 《价值工程》2012,31(14):219-220
高职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本文从电气化铁道专业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模式改革入手,围绕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针对铁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80.
When we think of theories that attempt to root capitalism in nature, the one that comes most readily to mind is Social Darwinism. In this theory, nature – driven by Darwinian natural selection (the struggle for existence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 is interpreted to imply, when applied to human activities, that extreme competition will allow the most "fit" competitors to rise to the top and to survive in this "struggle for existence," and this process of dog-eat-dog competition leads to both material and social progress. Not only has this theory been shown to be seriously flawed, the putativ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Darwinian natural selection do not accord with the findings of contemporary neoDarwinists who maintain, for example, that the behavior of monkeys and apes reveals a blend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generally, a close connection to human moral behavior.Adam Smith provides a more helpful view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capitalism. He maintains that nature's wisdom, as seen in its harmony and balance, is displayed in economics and human nature. Competitive free enterprise, as a vehicle for exchange, functions within a cooperative context and exhibits virtues and values such as mutual help and benefit, trust, harmony, and friendship. I shall show that neoDarwinists agree with Smith's view that nature supports a connection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they maintain that moral activity, rather than destructive dog-eat-dog competition,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natural sel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