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35篇
  免费   610篇
  国内免费   44篇
财政金融   2227篇
工业经济   553篇
计划管理   4011篇
经济学   2476篇
综合类   3142篇
运输经济   178篇
旅游经济   515篇
贸易经济   2953篇
农业经济   674篇
经济概况   1960篇
  2025年   61篇
  2024年   301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597篇
  2019年   528篇
  2018年   471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580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1102篇
  2013年   1794篇
  2012年   1370篇
  2011年   1480篇
  2010年   1151篇
  2009年   1012篇
  2008年   1151篇
  2007年   1127篇
  2006年   1057篇
  2005年   848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就业和需求满足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公共议题,通过对广州市农村残疾人的抽样调查和访谈,发现农村残疾人存在就业率低、就业支持不足等就业问题,导致农村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本质原因是制度排斥、观念排斥和教育排斥。对此,文章提出促进残疾人的自我觉醒与发展、促进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革新等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2.
从呼唤到运作:权利理论研究的中国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世发 《特区经济》2011,(1):244-247
权利问题始终是法理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特别是在近30年发展中,从最初"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的学术争论中确定权利的地位开始,权利理论就成为了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在经历了对权利的呼唤、使得权利意识被整个社会接受之后,如何实现和保障权利,也就是权利的运作问题逐渐成为权利理论发展的重心。进入新世纪之后,权利运作中对社会权利的关注又成为权利理论中新的热点问题,这是对权利运作的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处理现状和我国在电子产品方面施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试点地区的情况。分析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相关方的行为。认为环保部门与企业之间存在的博弈关系表明两者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没有足够的动力。此外,还分析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4点措施以促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能得到更好地实施。  相似文献   
34.
This paper addresses convergence in social protection and GDP in a Europe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We evaluate the impact of recently proposed EC social minimum requirements on regional convergence within the EC. Subsequently, we analyze a system of differentiated social norms as a means of raising social protection in countries with lower social standards.  相似文献   
35.
西方经济学起源于微观性的“家政管理”,但随着其研究逐渐涉入到公共领域而被称为政治经济学。显然,由于除了单纯的个人消费的问题外,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根本上都属于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公共领域,因而政治经济学本身是一个研究经济现象的更合适名称。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冠以“政治经济学”之名的经济学等同于国家干预经济学,用“国家或政府行为”来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一词,从而导致了政治经济学内涵的窄化。正是基于这种狭隘概念的理解,产生了目前的经济学两大体系:一方面,西方主流学者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把研究对象局限于个人发财致富之术,从而用“经济学”一词来取代“政治经济学”一词;另一方面,仍有一部分学者坚持政府对经济的重要作用,从而继承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36.
齐晓雯 《魅力中国》2014,(25):15-16
2011年9月,在美国纽约发生了约两万人次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旨在对高失业率、社会不公平等现状表达不满并向美国政府施压要求进行相关的社会改革。本文写在“占领华尔街”事件三周年之际,以期二次分析“占领华尔街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发展规律并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趋势得以初步把握。  相似文献   
37.
徐鼎亚 《特区经济》2008,(7):163-166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出现大量失地农民。农民失去土地又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造成失业农民的增多,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全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本文从分析失业农民的原因出发,阐述解决失业农民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将失业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失业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新模式。  相似文献   
38.
    
I examine the incidence of fraud from c.1720 to 2009 and relate it to the occurrence of significant financial scandals. Focusing on the UK, and US prior to Enron, and using a detailed dataset of significant events and news content, underpinned by examination of specific watershed scandals,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regulatory response to scandal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The evidence reveals the incidence of fraud and financial scandal to be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and skewed towards certain sectors, particularly banking and finance, facilitated by complex group structures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and mediated by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uditing can mitigate fraud opportunities in all sectors and businesses without complex group structures, and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achieved some success in this respect up to the mid-1970s. Since then, the profess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challenged by, and to some degree implica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onnected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tworks, which, combined with wider financial deregulation, has led to a resurgence of fraud and financial scandal not previously experienced since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相似文献   
39.
Michel Godet 《Futures》1985,17(1):45-51
The growth in unemployment is not inevitable. It is the product of an implicit consensus amongst the most powerful social actors, which instead of implementing rules adapted to the new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era, fight to preserve the old rules from which they continue to draw profit. In the short run, preserving the inflexible attitudes towards work (the single salaried job with full salary) is such that unemployment is bound to increase and social strife will intensify. A more flexible approach to work supply and demand is illustrated by the game ‘pig in the middle’, which, with an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gains in productivit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technology, does not exclude full employment for all.  相似文献   
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