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23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00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目的]茶产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和贫困山区茶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四川作为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预测茶叶适生空间将为生产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依据。[方法]文章基于1980—2020年气候、土壤、地形三方面的环境数据,通过MaxEnt模型构建分布位置和环境变量的关系模型对四川茶叶适生空间进行预测,并结合种植面积探究生产空间对适生空间的响应模式。[结果](1)表明构建的关系模型可信度高,可以预测5个阶段的茶叶适生空间(AUC> 0.9)。影响四川茶叶生长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海拔、pH、年降水量、坡度、生长季相对湿度,其中海拔430~1 200m,pH 4.4~5.3,年降水量大于1 080mm,坡度小于10°,相对湿度大于78%的区域最适宜茶叶生长。(2)茶叶适生空间多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平原区和盆周山地区,呈“C”字型,1980—2020年适生空间面积在232万~269万hm2,变化趋势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3)四川茶叶的适生空间重心演变轨迹整体上呈现“北移”趋势,2000年之后,迁移方向从南移转为北移;生产空间重心变化幅度较适生空间波动性更强。(4) 1990—2...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为优化我国冷凉区作物种植结构布局,选择我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冷凉地区为研究区,基于动态过程导向的马铃薯种植适宜性时空精细化评价方法,开展典型马铃薯早熟、中晚熟品种种植适宜性研究。方法 文章根据马铃薯干重与生育时间函数关系获取以每天为评价基本单元的纵向加权精细化赋值,基于随机森林方法获取横向环境指标精细化加权值,生成马铃薯种植适宜性评价结果图;应用马铃薯空间实际种植点及DSSAT-SUBSTOR-Potato模型模拟马铃薯单产,对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交叉验证。结果 (1)早熟品种费乌瑞它的种植适宜区集中于大兴安岭林区与平原交界的缓冲地带,而马铃薯中晚熟品种延薯四号适宜区分布在平原、林区与平原交界处。无论是费乌瑞它或是延薯四号,其在牡丹江林前耕地区域的适宜性普遍不高,但是在牡丹江周围的平原耕地适宜性较好。(2)基于动态过程导向的马铃薯种植适宜性时空精细化评价方法与模型评价方法有关早熟品种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重合度超过70%;在生长期较长的中晚熟品种的适宜区评价中,由于权重和生长期差异导致评价结果出现不同,尤其在低适宜区差异更加明显,重合度低于40%。结论 由此可知,应用不同方法评价作物种植适宜性时,不同的品种可能获取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3.
[目的]草果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的作物,目前草果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市场前景极好。随着草果社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草果种植面积也在迅速扩大,但至今对云南草果种植区域适宜性和生产情况还缺乏系统调查和科学评价。通过对云南草果主要种植区域气候适宜性的初步评价,为云南大力发展草果产业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对云南草果主要种植区域的14个县45个乡镇进行实地调查和气象资料的收集;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第三,根据草果的生长习性,设定理想的草果生长标准样本,进行加权综合评分;最后,根据得分最高的县、乡气候指标作为标准点进行灰关联度分析。[结果](1)云南草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北纬22°71'11″~27°87'53″、东经97°90'86″~105°63'33″,海拔714~2 023m,郁闭度50%左右的旱冬瓜树和核桃树等阔叶林下。同时,极端低温会造成草果的大幅度减产。(2)划分出适宜云南草果种植的3种不同气候区域的县和乡镇,最适宜区的县有马关、屏边、绿春和福贡,次适宜区的县有麻栗坡、金平、龙陵、贡山、腾冲和陇川,较适宜区的县有富宁、元阳、澜沧和泸水;最适宜区有富宁县的木央镇等8个乡镇、次最适宜区有马关县的古林菁乡等19个乡镇,较适宜区有腾冲县的猴桥镇等18个乡镇。[结论]云南草果种植区域广,以生态适宜性气候因素划分的云南草果种植乡镇的生态适宜性差异明显,研究结果对草果种植生产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根据野生太子参实生地的生态因子,在贵州省寻找适于太子参生长区域,为太子参在贵州省的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找野生太子参标本,寻找太子参实生地,应用Arc GIS从气候栅格数据库(年均温、3月平均温、7月平均温、1月平均温、湿度、年降水量、日照)、土壤数据库和100hm~2的地形栅格数据库中采集野生太子参实生地生态因子数据420组;以此为依据,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系统(TCMGISⅡ)分析贵州省被栅格化的生态因子值,并从中寻找与实生地生态因子相似的区域,作为太子参在贵州省的适生区域。[结果](1)太子参实生地生态因子范围:年均温7.3~21.4℃;3月平均温-6~12℃;湿度58.8%~82.1%;日照991~2 646h/年;年降水量556~1 410mm;7月平均温8.9~27.1℃;1月平均温-11~7.6℃;土壤为暗棕壤、紫色土、棕壤、酸性粗骨土、黄棕壤、粗骨土、暗棕壤、黄红壤、黄棕壤、暗黄棕壤、褐土。(2)在贵州省找到的相似度为80%~100%的适宜太子参种植区域。[结论]威宁、赫章两县作为最适种植区;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县、纳雍县、织金县、毕节市、普定县、大方县、贵阳市、平坝县、清镇市、修文县、黔西县、安顺市、正安县、金沙县、绥阳县、六盘水盘县、六枝县作为适宜种植区。  相似文献   
165.
县域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及补充耕地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耕地后备资源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分依赖于土地开发的条件下,认清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以及补充耕地的潜力,对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限制因子法"摸清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新增耕地率和等级折算系数建立耕地占补平衡测算方法,分析规划期内(2011~2020年)黑龙江省嘉荫县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类型上占补平衡需要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结果]嘉荫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25 838.36hm~2,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北部以其他草地为主,西南部以沼泽地为主,其他地区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分布比较零散;从类型上看,嘉荫县沼泽地所占比重较大,其次为其他草地。为满足耕地数量、质量和类型上的占补平衡,至2020年最低需要开发耕地后备资源面积10 683.83hm~2,最高需要开发12 426.34hm~2;其中补充旱地、水田和水浇地的面积分别为10 513.35hm~2、163.78hm~2、6.71hm~2,且消耗时间小于15年。[结论]研究明确了耕地后备资源补充潜力,为下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6.
研究目的:揭示中国农业生产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适宜性的时空间格局演化过程,探究两者间的耦合机制。研究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农业生产空间适宜性评价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中国农业生产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农业生产空间适宜性呈现出沿“胡焕庸线”两侧“两极化”的空间格局,东南部高,西北部低;(2)2000—2018年,中国农业生产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适宜性呈现出了逐步增强的趋势;(3)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适宜性间存在要素耦合、结构耦合、路径耦合和逻辑耦合4种耦合机制,两者共同重塑了中国农业生产空间格局。研究结论:中国农业生产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适宜性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呈现出逐渐强化的态势,两者相互作用,彼此约束,共同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167.
In recent years, natural resource depletion,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creasing urbanization have all reached new heights. All of these ecological problems that exceed the planet's absorbing capacity, have begun to imperil both human life and nature itself. Rural settlement plans aim to optimize th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gricultural lands are used for non-agricultural purposes as a result of proper placement planning of rural settlements. The suitability of land for a specific purpose is determined via suitability analysis. Therefore,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u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the selec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areas in addition to considering the techn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in determining the most suitable location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for more effective use of rural areas. In this study, the most suitable rural settlement area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GIS in Erzincan Province. Techn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criteria were developed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location. Alternative location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GIS,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and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based on the criteria and site data. The most suitable areas for rural settlements were chosen as the Merkez, Tercan, Kemaliye, and Kemah districts in Erzincan Province. Çağlayan town in the Merkez district has been determined as the most suitable region for an eco-village and a cost calculation and 3D eco-village design were carried out in Çağlay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