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87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0篇
经济学   54篇
综合类   24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6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2007-2012年中国10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文章利用MES方法测算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分析贷款行业集中度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贷款行业集中度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正向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在投放贷款过程中,应该防范贷款行业投向的过度集中,从而减少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该研究结论为我国商业银行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
王革非 《商业研究》2002,(17):22-24
企业中的“人”将决定企业能否最终取得市场或战略上的成功。在诸多的论著中经常会看到“员工是上帝”这种说法,那么企业的员工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从一个较新的视角——“顾问咨询与市场交流”这个角度来探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问题,并尝试着如何从战略的高度解决或者说提升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23.
联保融资模式因为具有分散单个企业信用风险、借助其他企业信用资源绕开抵押物缺乏障碍、实现有效融资的特点,近几年被融资主体广泛采用。但该模式存在的最大缺点是其有效性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即联保融资模式的有效性存在以行业下行信号为标志的边界。本文通过对威海某钢贸城内经营商户采用联保模式融资、因行业景气程度下降引发集体违约的案例进行描述,揭示联保融资模式信用风险分散功能在突破有效边界时从有效变为无效的根本原因,提出引入第三方担保、确保担保机构业务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联保融资模式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24.
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对影子银行概念、规模等的介绍,提出“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概念、内容、规模,并重点总结对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底线的影响;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得出国外发达国家的监管措施对我国的启示,对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对待人为错误有两种观点:个体论和组织论。组织论认为,人为错误是组织运营过程的结果,而非仅仅是引发事故的原因。人为错误的根源不仅与人本身的弱点有关,更与组织因素有关。通过解析4·28胶济铁路事故,可以发现,命令传达系统、命令执行确认系统、自动控制设备、线路设计等组织因素与人为错误结合,导致了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6.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旋律。本文在介绍宏观审慎监管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监管对中国银行业带来的影响:资本质量要求提高,发展表外业务受限;动态拨备制度建立,挑战传统盈利模式;流动性要求提高,调整结构势在必行。据此提出应积极调整业务结构,构建资本节约型发展模式;实现综合化经营,推动业务转型;实施跨国经营,加快国际化进程。中国银行业还要特别关注监管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引进的工具方法与转变风险管理理念相统一,监管与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  相似文献   
27.
本文应用DCC多元GARCH模型分析上市银行股票价格的动态相关性,并以此作为银行整体风险的度量监测指标,在模型的构建中考虑了系统风险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相关系数的大小和动态变化能够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起到一定的监测和预警作用。本次金融危机过后,银行间动态相关水平一直处于高位,表明投资者对未来银行资产质量和其潜在风险仍然存在担忧。  相似文献   
28.
An extensive theoretical and research literature o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its implementation has been accumulating over the past fifty years. It is customary in this literature to find resistance to change mentioned as an inevitable conseq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itiatives. Yet there has been little discussion of the nature and forms of resistance that is institutionalized i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Furthermore,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ddress management-initiated change, but not change proposed by advocates for the powerless and disadvantaged. Focussing on institutionalized resistanc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advocate of fundamental change, this discussion proposes a typology consisting of a sequence of forms of active resistance to change, from denial through inaction to repression. The typology is illustrated by referring to responses of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ers to the efforts of employment equity change agents to address issues of systemic discrimination in the work place. The purpose of the typology is to assist change advocates, such as equality seekers, to name, analyze and think strategically about the institutionalized resistance they encounter, and about effective responses to the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29.
目前影子银行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运行的一个潜在风险。虽然我国影子银行无论是构成还是运作方式特别是风险表现形式和程度与美国影子银行都有较大差别,不像美国影子银行一样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成因之一。但是,当前我国影子银行的不规范和无序运作,开始对我国金融健康运行构成威胁,导致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开始出现。所以,应尽早规范我国影子银行的运行规则,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影子银行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30.
In this article, Nobel Prize Laureate Joseph Stiglitz argues that the standard macro-economic paradigm has failed not only to predict the crisis but also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of a regulatory framework that would make a recurrence less likely. He points out that many of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s of the standard paradigm always seemed implausible and many of its predictions, such as those concerning the micro-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constituents (firms and households), are inconsistent with the empirical evidence. He then identifies a number of key modeling challenges, what he views as key ingredients that have to be incorporated in any model that is going to describe economic fluctuations or be the basis of a well-designed regulatory or monetary frame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