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11篇 |
免费 | 897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482篇 |
工业经济 | 1090篇 |
计划管理 | 4102篇 |
经济学 | 2272篇 |
综合类 | 1470篇 |
运输经济 | 68篇 |
旅游经济 | 123篇 |
贸易经济 | 1599篇 |
农业经济 | 837篇 |
经济概况 | 19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8篇 |
2024年 | 321篇 |
2023年 | 325篇 |
2022年 | 419篇 |
2021年 | 505篇 |
2020年 | 549篇 |
2019年 | 316篇 |
2018年 | 221篇 |
2017年 | 266篇 |
2016年 | 355篇 |
2015年 | 508篇 |
2014年 | 1181篇 |
2013年 | 1178篇 |
2012年 | 1188篇 |
2011年 | 1278篇 |
2010年 | 1051篇 |
2009年 | 669篇 |
2008年 | 670篇 |
2007年 | 631篇 |
2006年 | 535篇 |
2005年 | 439篇 |
2004年 | 306篇 |
2003年 | 228篇 |
2002年 | 191篇 |
2001年 | 160篇 |
2000年 | 117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工业智能化将对社会生产产生颠覆性影响。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断收紧的当下,世界主要国家不断加大智能生产设备研发投入,旨在通过智能革命实现经济新一轮跃升。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加速推动工业智能化改造是快速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转型,抢占经济发展先机,实现经济赶超的重要途径。在综合梳理工业智能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工业智能化引致的生产效率、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以及产业结构变动出发,系统梳理工业智能化相关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工业智能化相关研究的不足,并进一步分析该领域可拓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安全管理的需要,地市银行科技部门在高度集成的技术平台上,应强化安全意识,提升系统安全运行水平,以保障生产系统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4.
高等院校作为党领导下的传承知识、智慧和文明的园地 ,在践行代表先进文化方面责任重大。高校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加强高校的理论研究 ,增强针对性和可行性 ,推进科教兴国。 相似文献
105.
本文认为,技术是异质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制造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使其技术禀赋优势无从发挥,技术以外诸如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禀赋优势显著。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农产品进口国利用其技术优势削减出口国技术外要素禀赋优势的一种方式,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即处于这种状况。但是,突破TBT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反复博弈的过程,并且这种博弈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中国农产品外贸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与政府经济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必须及时做出新的转变,从全能型、审批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高成本政府转向高效率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建设“有限”与“有为”的政府,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7.
李智敏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1,14(4):72-74
企业惟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当今经济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技术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保证;制度创新是企业调动员工劳动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8.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是全球技术竞争的主角和技术与创新全球化的最重要驱动力量.跨国公司全球技术垄断性利用造成的影响使我们认识到必须重新审视技术创新竞争力的内涵.技术研发竞争力、技术垄断竞争力和技术利用竞争力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合力构成了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新内涵.它对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及其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提升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许永兵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24(6):1-5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技术还是制度?学术界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今尚无定论。本文运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些统计资料,通过计量研究,从经济增长中的诸因素中分离出来了制度因素,并测算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而,制度因素应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抛开制度条件而片面地强调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很可能不会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0.
任强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6):101-105
工业化过程不仅涵盖了工业产值不断提高并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还应该实现工业结构的不断升级.1997年至2004年期间,贵州工业结构在轻重工业比例、结构高度化和生产要素密集度等方面有所升级但仍存在一些偏差.在未来开放条件下贵州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应注意避免结构低度化,创造和提供合适的市场空间,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的关系,发挥比较优势以及规范政府职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