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8篇
财政金融   212篇
工业经济   89篇
计划管理   457篇
经济学   720篇
综合类   589篇
运输经济   26篇
旅游经济   18篇
贸易经济   406篇
农业经济   143篇
经济概况   4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资产减值等有关问题是目前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中急需加以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有关资产减值准则制度与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发布的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FRS11)比较,以期从中借鉴有益部分,促进我国有关资产减值会计的完善。  相似文献   
22.
目前,消费税成为世界各国广泛研究的课题,在税收政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自1994年1月开始征收消费以来,消费税收入从514.07亿元增长到1634亿元,翻了3倍。但是,由于消费税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税种,同时我国的消费税税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现行消费税税制还存在一些问题。2006年4月1日,我国对消费税税制做了一次重大的调整,是自实行消费税以来第一次重大变革,为以后的进一步完善消费税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3.
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最优规模与效率的分析是困难的,借用分级条件下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最优规模的模型和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为量化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根据IMD测度政府效率的指标体系和国内相关的研究实践,探讨了分析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的具体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分类与供给主体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产品分类研究是明确其供给责任的前提,分类研究不足是我国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不清的重要原因.对公共产品分类研究不仅从理论上全面明确反映了公共产品的内容与特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25.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要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必须通过一定财政政策的支持,积极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经济质量,增强农业的竞争力。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领域向非农产业领域的转移、从农业劳动力过剩地区向劳动力短缺地区转移,藉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6.
从"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天人合一"和"人定胜天"以及"静态的和谐"和"能动的和谐"这三个方面对生态美学的实践观进行了辨析,旨在对生态美学的实践观达成共识,以及倡导生态美学不仅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自由和谐理念解释世界,更在于积极按此理念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27.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困境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是我国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长期症结,这既体现了公共产品供给的一般问题,也反映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殊矛盾。本从供给制度的角度剖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并初步探讨了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8.
中国消费者为现阶段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自香奈儿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因其高贵、优雅、简约的设计风格受到中产阶级以上女性消费群体的欢迎和喜爱。在奢侈品行业中,品牌形象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成为了品牌竞争的另一领域。基于上述背景,论文以“香奈儿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为选题,以贝尔模型为研究基础,使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结合消费者行为学相关理论,研究品牌形象的不同变量对于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 that explores the sanctioning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who experience a social dilemma. In the game we study, players choose contribution levels to a public good and subsequently have multiple opportunities to reduce the earnings of the other members of the group. The treatments vary in terms of individuals’ opportunities to (a) avenge sanctions that have been directed toward themselves, and (b) punish others’ sanctioning behavior with respect to third parties. We find that individuals do avenge sanctions they have received, and this serves to decrease contribution levels. They also punish those who fail to sanction third parties, but the resulting increase in contributions is smaller than the decrease the avenging of sanctions induces. When there are five rounds of unrestricted sanctioning, contributions and welfare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when only one round of sanctioning opportunities exists, and welfare is lower than at a benchmark of zero cooperation. We thank James Andreoni, participants in seminars at Emory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Deakin University, the 2004 North American Regional Meetings of the ESA in Tucson, Arizona, USA, the 2004 IMEBE Meetings in Cordoba, Spain, and the 2005 SAET meetings in Vigo, Spain, for constructive and helpful comments. We thank Elven Priour for programming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sessions. Instructions for the experiment are available from the authors.  相似文献   
30.
Summary. This paper considers a dynamic version of Akerlof's (1970) lemons problem where buyers and sellers must engage in search to find a trading partner. We show that if goods are durable, the market itself may provide a natural sorting mechanism. In equilibrium, high-quality goods sell at a higher price than low-quality goods but also circulate longer. This accords with the common wisdom that sellers who want to sell fast may have to accept a lower price. We then compare the equilibrium outcomes under private information with those under complete information. Surprisingly, we find that for a large range of parameter values the quilibrium outcomes under the two information regimes coincide, despite the fact that circulation time is used to achieve separation. Received: August 24, 2000; revised version: October 24, 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