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6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41篇
财政金融   80篇
工业经济   164篇
计划管理   852篇
经济学   457篇
综合类   272篇
运输经济   187篇
旅游经济   82篇
贸易经济   410篇
农业经济   327篇
经济概况   2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扩频测控系统抗不同形式干扰的性能有较大差异,就此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理论分 析和仿真比较了扩频系统对多种干扰信号的抗干扰机理和抗干扰容限,并给出了具有抗干扰 能力的扩频接收机的设计思路与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扩频系统的设计和抗干扰试验提供参考 。  相似文献   
122.
徐州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徐州市200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栽力,分析了1993-2002年徐州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2002年徐州市生态足迹为1.53hm^2/人。生态承栽力为0.48hm^2/人,生态赤字为1.05hm^2/人,生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近10年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下降。而总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足迹则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徐州市总体上经济发展的资源利用方式正在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但资源利用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通过计算与分析指出了徐州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3.
湖北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可变地区单产法,对湖北省1990~2004年耕地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1990年的0.3442ghm^2降至2004年0.2736ghm^2,下降了20151%。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总体上也是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0.1485ghm^2下降到2004年0.1165ghm^2,下降了21.56%。耕地的生态赤字的总体呈小幅度波动,由1990年的0.1956ghm^2变为2004年的0.1571ghm^2.在分析时段内,耕地生态强度指数呈小幅度变化,其中1992年的生态强度指数最大为2A1,1993年最小为1.98。研究时段内,耕地生态强度指数均大于1,说明湖北省的耕地出于生态高负荷状态。  相似文献   
124.
生态足迹法在绥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测度,反映了人类刘一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绥化市统计年鉴和国土资源部门的数据为依据,计算分析了绥化市规划实施期间1997年和2005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绥化市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43hm2,与1990年、1998年、1999年和2001年的绥化市生态足迹结果对比分析表明,绥化市正向着降低生态赤字,提高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针对绥化市的情况提出了新一轮上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5.
为服务土地管理实践,从耕地人口承载力、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的角度研究了安徽省及各市县的土地承载力,还从生态环境承载量的角度研究了建设用地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建设用地还有很大挖潜空间。按人均100m2计算,安徽省及各市建设用地人口承载水平在20%~40%之间。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区域常住人口、土地总面积对建设用地人口承载水平的影响显著。但GDP、人均GDP和二三产业占比对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的影响不显著。利用GIS的研究表明,在扣除生态必需用地后,安徽省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为36 847km2,超过目前的建设用地总面积。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目前的耕地面积能满足全省常住人口粮食需求,但各市县差别很大。若不提高单产,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安徽省到2020年可能会面临粮食缺口。  相似文献   
126.
以青海省为研究区域,以其所辖的8个行政分区作为研究单元,利用基于组合赋权的模糊物元分析法,从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质3个维度建立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的"三条红线"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青海省水资源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强。但是青海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和程度呈现出区域性差异,西宁市和海东市水资源承载力已近饱和状态,而其余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相对较强,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7.
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不仅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对国家经济发展支撑能力的反映,也是资源安全程度的重要体现。为了科学地分析评价我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文章从资源禀赋、国内供需、国际市场三方面构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指标体系,形成包含三类基本指标十种要素指标的体系框架,建立熵权TO P S IS模型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评价方法,并以锰矿为例,对我国锰矿资源保障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8年我国锰矿资源保障能力经历了较安全、基本安全、较危险三个阶段,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8.
粮食主产区耕地健康产能评价 ——以河南省温县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探寻适合中国新时代耕地产能评价的新理论与方法,界定耕地健康产能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河南省温县验证。研究方法:基于"需求—功能—维度—要素—指标"理论框架,构建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算法、"1+X"累加模型法、图层叠加法定量评价耕地健康产能。研究结果:(1)温县耕地产能和耕地健康诊断结果地域分异特征明显,以青峰岭为界,北部耕地产能和健康状况较南部好;(2)耕地健康产能整体状况良好,乡镇间差异明显;(3)耕地健康产能结果更多取决于耕地健康诊断,主要受耕地生产环境和耕地系统弹性影响。研究结论: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有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9.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探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内涵,揭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式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由自然系统的承载力、来自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压力以及由于管理及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润滑力3个力构成;(2)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可以解构为资源的承载功能、环境要素的容纳功能以及生态要素的服务功能3个层次;(3)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核心需求是摸清资源环境本底条件、科学评判当前承载压力的大小等;(4)面向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存在4个方面的逻辑问题: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能力与潜力之间的逻辑不清,生态要素承载力判断的逻辑缺乏,"木桶原理"复合思路与适宜性评价的逻辑矛盾,面向过去原则与面向未来预警之间的逻辑问题。研究结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只有明确评价对象,厘清评价中的逻辑问题,同时满足评价方案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才能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0.
基于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的失地农民福利水平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目的:测算农民失地前后的福利水平。研究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失去土地后,农民的福利水平略有提高,模糊评价值从0.342上升到0.373,居住条件和发展空间的改善是失地农民福利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心理状况和居住环境则呈现出恶化趋势。研究结论:应该通过提升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心理调适机制,从而提高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