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1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83篇
财政金融   144篇
工业经济   94篇
计划管理   1610篇
经济学   1110篇
综合类   688篇
运输经济   89篇
旅游经济   117篇
贸易经济   308篇
农业经济   646篇
经济概况   70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468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21.
省域城镇土地出让最低限价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如海  周生路 《经济地理》2006,26(5):831-835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实行最低限价制度,是加强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探讨土地出让最低限价测算原则、方法和技术路线基础上,通过先进行城镇土地分等,然后采用基准地价扣除法、出让地价修正法、成本逼近扣除法等分别测算各城镇土地出让最低限价,最后通过比较、综合的途径,建立了江苏全省各级城镇土地出让最低限价体系。  相似文献   
222.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中心地模型的分形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红光  刘科伟 《经济地理》2006,26(6):953-956
为了给区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研究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文章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借助分形理论构建了一般的城镇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在已知城镇规模分布分维数的条件下,可以计算出在不同的中心地模型中所谓值下,区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的分布序列,并称其为中心地分布模型。与Zipf公式相比,上述模型不仅更具理论内涵、更接近实际,而且具有横向可比性和纵向预见性,还可以确定区域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的中心性值,为城镇体系发展提供更好的导向。最后以陕西省关中平原为例说明了此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3.
孙继琼 《经济地理》2006,26(6):957-960
采用豪斯道夫(Hausdorff)分维模式,利用2002和2003年成渝经济区各等级城市非农业人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等6个指标对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的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较为分散。除第一产业外,经济区内各城市在非农业人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等级差异。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完善和优化成渝经济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4.
陈东强 《城市问题》2007,(3):2-6,40
我国城市经济学要走出低谷,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在学科概念和特征方面,要突出城市特色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学科研究思路和内容方面,应明确应用主体,保持务实精神,以城市问题为导向,从案例研究入手,强化内容的逻辑性和实用性;在学科发展的动力方面,需刺激城市政府和社会的需求,以实践性的课题和学科群体的合作攻关带动学科发展;在学科的建设方面应加强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25.
资源枯竭型城市解决就业问题的新途径——以阜新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众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辽宁省阜新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第一个试点,安置下岗失业矿工再就业最具有特色的渠道是发展都市农业.总结和肯定了阜新市的做法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解决就业问题一条新途径、新规律,阐述了其他同类城市应该如何借鉴阜新市解决就业问题的经验.  相似文献   
226.
邹千江 《城市问题》2007,(10):96-100
现代城市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与地的关系问题,疏浚和控制人口密度是当前城市发展所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北京市区位建设相关数据的理论分析,认为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为有效控制人口聚集的密度,当前应主要致力于:一是重视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控制,为其设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底线标准;二是在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城市区位,引导进行多核心的数量、品位、质量、规模大致相同的功能分布体的区位建设.  相似文献   
227.
谭明华 《城市问题》2007,(11):20-24
认为分布式供能为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选择途径,是传统的集中式供能不可或缺的补充和替代,代表着新型绿色供能模式更新换代的发展趋向,成为许多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契入点.认为这一新型供能模式的启动与发展需要城市管理决策者的政策引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228.
刘佳  任旭 《河北工业科技》2019,36(6):369-376
为了降低棚改PPP项目中的风险,提高社会资本参与棚改PPP项目的积极性,以社会资本方为研究视角。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总结社会资本参与棚改PPP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筛选出社会资本参与棚改PPP项目面临的17个主要风险因素;运用DEMATEL法分析各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及相互影响关系,确定政府信用风险、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风险、市场收益不足风险、规划设计风险为关键风险因素;针对关键风险因素提出社会资本方防范措施,即多举措并举、细化合同条款、合理界定棚改PPP项目使用者付费范围、选择实力强的设计院是防范社会资本的有力措施。研究结果为分析棚改PPP项目风险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参与棚改项目的积极性,所提对策对社会资本合理规避棚改PPP项目关键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9.
World tourism cities perform multiple functions and exhibit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that influence tourism development within their boundaries. They are the main gateway for tourists visiting a country and their succes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visitor economy of that destination. London,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has been one of the world’s top tourism cities for many years, and a key gateway f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visitors. But despite the important role tourism plays in the economy of the city, there is limite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ctivity in the capital. Using London as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policy makers when planning and managing tourism in world cities. The adopted research method offers the advantage of gathering insightful information using multiple data collection techniques. Examining this new evidence contributes to expanding the knowledge on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one of the top world cities, which could help policy makers in their efforts to better prepare for potential challenges faced by these complex but important destinations.  相似文献   
230.
Psych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memorable tourism experien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tries to explore psychological components of memorable tourist experience (MTE) that are most likely to recall tourists’ memories. Urban residents from three representative cities in China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amples, and totally 301 usable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collection of MTE wa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novelty, involvement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t was also suggested that hedonism and novelty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vividness of MTEs significantly. Additionall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 two new psychological factors, social interaction and perceived serendipity, resulted in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M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