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85篇 |
免费 | 320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47篇 |
工业经济 | 107篇 |
计划管理 | 1729篇 |
经济学 | 1140篇 |
综合类 | 752篇 |
运输经济 | 106篇 |
旅游经济 | 134篇 |
贸易经济 | 345篇 |
农业经济 | 697篇 |
经济概况 | 76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1篇 |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138篇 |
2021年 | 124篇 |
2020年 | 239篇 |
2019年 | 185篇 |
2018年 | 119篇 |
2017年 | 124篇 |
2016年 | 169篇 |
2015年 | 181篇 |
2014年 | 371篇 |
2013年 | 400篇 |
2012年 | 496篇 |
2011年 | 563篇 |
2010年 | 442篇 |
2009年 | 380篇 |
2008年 | 470篇 |
2007年 | 326篇 |
2006年 | 283篇 |
2005年 | 183篇 |
2004年 | 150篇 |
2003年 | 127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城镇土地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探讨了城镇土地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法应用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其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城镇土地评价方法中存在的评价因素的共线性和因素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两个主要问题,并以邯郸市市区土地定级作为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城镇土地评价可以有效地揭示土地评价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且综合评价成果客观地反映了城镇土地质量优劣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992.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城镇空间效益评价中缺乏空间统筹视角、多评价要素难以兼顾等问题,基于“城市人”理论,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构建了“多尺度—多维度”的城镇空间效益评价体系,旨在促进城镇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通过“自存与共存平衡”与“优化平衡”方法,量化城镇空间单元的经济、民生与生态效益,并结合空间格网技术开展泉州市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自存与共存平衡可有效识别多层级主体对各维度的城镇空间效益共识与效益流动,泉州城镇空间效益呈现出从中心城区向外递减的趋势,经济和民生效益集中于中心城区及周边,生态效益则集中在外围区域;(2)优化平衡可有效统筹多效益维度需求,评价结果有效识别了环湾区域、晋江沿线等高效益集聚区,以及滨水岸线及未开发地块等低效区域。研究结论:“以人为本”的城镇空间效益评价方法有效协调了多方利益,克服了传统评价中忽视动态要素流动和利益冲突的不足,提升了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研究目的:揭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探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优化路径。研究方法:DEA模型,分组比较法。研究结果:测度了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将之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了效率变化的源泉。研究结论:(1)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在空间分布上,各城市效率值大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对应关系。(2)纯技术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及制约能力强于规模效率。(3)大部分城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不同等级和不同区域的城市所处的规模报酬阶段存在明显的差异。(4)城市土地利用中要素投入冗余现象严重,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投入要素方式优化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4.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高低,对于湖南省乃至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国内学者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了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构建了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方差法对指标进行了客观赋权,定量测定了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竞争力发展水平,旨在为城市群城市竞争力提升以及城市群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城镇土地估价的相关技术标准分析--<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与<房地产估价规范>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比较分析<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与<房地产估价规范>在技术标准上的差异性,确定未来城镇土地估价的技术规范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两个技术标准都强调价格的正常性,但土地估价更多从权益角度考虑,突出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地位,房地产估价更多地从正常市场交易的价格前提考虑,从而导致估价基础的差异;(2)二者估价的方法相近,但术语用词、应用要求存在差别,特别是基准地价的制定和应用在土地估价中有着重要的地位;(3)对土地权益和与之相关的估价目的,土地估价重视不同用途和各种权利状况下的估价操作,房地产估价则重视具体目的估价时对合法原则的遵循.研究结论两个技术标准应逐步统一,以适应规范市场的发展需要,其关键在于明确基准地价在中国估价技术中的重要地位;规范统一专业术语;统一估价目的方法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96.
Grigorios Livanis Charles B. Moss Vincent E. Breneman Richard F. Nehring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6,88(4):915-929
A theoretical model of farmland valuation is developed to explicitly account for three effects of urban sprawl: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urban uses, effect on agricultural returns, and speculative effect as represented by farmland conversion risk. This model is estimated using county-level data 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Evidence is found for all three effects of urban sprawl on farmland values. Counties more accessible to major urban centers have higher net agricultural returns. Subsidiary evidence supports that the latter effect may be attributed to survival of (or conversion to) high-valued agriculture around urban centers. 相似文献
997.
王晓青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34(1):73-80
综合运用DEA的CCR模型和BCC模型,对比分析2013年深圳市10个行政辖区的建设用地经济效益,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为城市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显示:深圳市10个行政辖区建设用地经济效益空间差异显著,原特区内4个辖区均为DEA有效,原特区外6个行政辖区均为非DEA有效;原特区外6个辖区建设用地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在于其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不高,或配置结构不合理、或投入规模不合理、或二者均不合理,此外,坪山新区还有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的原因,其配置结构和投入规模均不合理。为提高建设用地经济效益,深圳市应控制建设用地投入规模、优化建设用地配置结构、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原特区外6个辖区需重点优化建设用地配置结构,除大鹏外5个辖区同时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投入规模。 相似文献
99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有助于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高效利用;在综合考虑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和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的条件基础、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等5个方面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障碍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结果为广西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为低度利用,其中主要的制约因素前3住为城市人口与用地弹性系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与用地弹胜系数、地均年固定资产投资额。 相似文献
999.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流转已成为必然趋势。另外,城市圈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特别是在现行的土地制度下,推进城市圈农地流转工作难度较大,问题较多。本文在分析武汉城市圈农地流转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城市圈内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地区农村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农地流转创新模式与经验,从保护耕地的视角,提出了推进武汉城市圈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南京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以南京市为例,探讨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改革.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南京市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的主要问题是投资主体单一(政府),筹资和融资渠道狭窄,民间资本份额过低,融资渠道不畅.研究结论:利用项目区分的原理深化改革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系.建议:(1)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2)积极培育投资主体,多方吸引社会资金;(3)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提高政府财政收入;(4)城市资产管理市场化;(5)产品和服务价格市场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