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从《论语》文本“雍也”篇章出发,论述“中庸”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文章引用历史上的儒家名人对“中庸”的解读,认为“中庸”思想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以一贯之的大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其充分反映了孔子的人生智慧以“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权变时中的理性精神,适度把握和处理社会生活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22.
丝路中道游     
近代学者将自汉朝都城长安向西经今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直至通向罗马的交通大动脉命名为丝绸之路。新亚欧大陆桥,或称作"新丝绸之路",始于中国东部连云港,终于荷兰鹿特丹,全长1万多公里。它在穿越亚欧大陆腹地的草原、山地和戈壁时,与古丝绸之路重合。丝绸之路犹如世界史和人类文明史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丝路沿线诸国各族以恢弘雄伟的大自然为场景,以当时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为线索,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和宗教各方面的事件为主题,纵横捭阖,表演得淋漓尽致,为后人留下无数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23.
沈曾植诗学观念中有大量的佛学思想,其中最显著的是“中道”观,体现在他的“不取一法,不坏一法”之圆通深湛的识见上。此一识见,无论是诗学渊源、诗史评说,还是诗境创造,沈氏都有精微的阐说。同时,“中道”观还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根柢,这在沈氏学思与诗学中也有充盈的表现。  相似文献   
24.
中庸思想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他们都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德性。他们的思想在一些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但由于二人又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下,看似相同的思想也有其不同的认知内涵。本文旨在从其产生的背景、内容、异同和影响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5.
贾中道     
《IT经理世界》2010,(3):80-80
群益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由于某项产品正好触到“雷区”——业务涉及受金融风暴影响严重的冰岛,群益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这场危机中亏损约12亿元人民币,而2009年第三季度营收达到约20亿元人民币。在经济回暖的大背景下,群益证券已经慢慢走出低谷。迅速从谷底反弹,这要归功于台资企业回台上市,  相似文献   
26.
翟乐 《魅力中国》2014,(3):304-304
中庸与中道思想都以各自的影响力影响东西方的两个不同国度,虽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其思想的论述,试图找到两者的异同,以增加对其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27.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第四章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相似文献   
28.
陈海峰 《魅力中国》2011,(12):159-160
皎然的“中和”思想是儒家“中和”思想与佛学“中道”思想的糅合,是皎然建立其诗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9.
于沛利 《商业时代》2012,(19):144-145
价值观是人们的价值选择。和合管理的价值观体现在其所具有的和合理念,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行为处事的基本价值原则。和合管理有四个核心价值观: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管理活动的核心,组织管理的目标在于追求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第二,采取中道管理,强调管理的灵活性,对事物的处理应讲求随机应变,恰到好处;第三,诚信经营,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第四,追求和谐,努力构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30.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是其伦理学思想的最主要代表作,书中阐述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中道伦理思想.文章从亚里士多德所讨论的幸福问题入手,首先阐述了中道伦理思想的内涵,即德性就是中道,进而又论述了这种作为德性的中道伦理思想的特征,最后得出了中道伦理思想不朽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