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5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5篇
财政金融   1254篇
工业经济   235篇
计划管理   2581篇
经济学   1774篇
综合类   936篇
运输经济   117篇
旅游经济   335篇
贸易经济   2416篇
农业经济   4437篇
经济概况   2903篇
信息产业经济   8篇
邮电经济   38篇
  2024年   490篇
  2023年   1938篇
  2022年   1636篇
  2021年   1671篇
  2020年   1388篇
  2019年   1201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828篇
  2013年   725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783篇
  2010年   709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736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71.
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提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关键在产业振兴,推动了农村地区旅游项目建设兴起。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的提出,既是新时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思路,也是新时期发展成果的重要检验标准。文章基于"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研究农村地区旅游项目建设对农村发展的效用,探寻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72.
乡村要想振兴,脱贫是发展的基础。要想提高脱贫质量,基层上下都需实干。想要实现乡村的振兴必须首先实现脱贫。而脱贫则需要各个部门和有关人员的互相配合才能完成。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为了乡村的振兴,抓党建促脱贫的脚步刻不容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牧区始终是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补齐农村牧区这块短板,促进农村牧区全面发展和繁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突泉县是传统的农牧业大县,农村牧区人口占大多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突泉县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973.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做好2020年农业农村信息化重点工作,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了《2020年农业农村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974.
目的:了解新河乡当地家庭教育现状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的前景。方法:设计适应性问卷,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调查。过程:经数据分析,仅39.4%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65.56%的受访者对孩子学习一学期会关心多次;61.92%的受访者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无明确预期,职业选择中备受青睐的为教师、医生,设问结果经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受访者学历普遍偏低,大多数有家庭教育意识,对青少年职业规划发展空间较大、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975.
张晓明 《商业时代》2007,(18):90-91
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我国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和天然优势。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优势,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途径,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76.
乡村旅游开发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利民 《商业研究》2003,(12):172-173,181
乡村旅游是目前旅游业界学者和专家关注的课题之一。现在虽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尚无定论,但乡村旅游在大城市已悄然兴起,并渐成时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成为富起来的人们的一种时尚追求。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深入探讨乡村旅游的类型,制定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77.
乡村居民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和乡村旅游开发的核心利益主体,其参与旅游发展的态度、参与程度不仅关系到乡村居民自身利益,对于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开拓乡村旅游市场,促进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实证经济学角度出发,以贵州安顺天龙屯堡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个案,对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和揭示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意义,并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中的潜在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78.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国家旅游局将今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这是开拓旅游发展新领域,为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发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对旅游部门来说,为发展新型旅游业指出了新方向:对广大农村来说,是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979.
文宇  李帆 《山西旅游》2006,(2):33-33
3月31日,由长治市文物旅游局和平顺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魅力长治乡村游”活动启动仪式在平顺西沟展览馆举行。出席此次启动仪式的有:省旅游局郭征宇助理巡视员、市委副书记、纪委曹燎原书记、市政府刘进市长助理以及平顺县委王辅刚书记、张富梅县长等四套班子领导。启动仪式上,曹燎原向西沟颁发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牌匾。省旅游局郭征宇代表山西省旅游局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980.
池静  崔凤军 《旅游学刊》2006,21(7):17-23
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退化、村民无序争夺有限资源等"公地悲剧"现象十分普遍.乡村旅游资源的产权属性决定了"公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它表现为公共资源利用无度、公共秩序混沌失序和公共福利供给短缺,导致了乡村旅游核心资源迅速耗损和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并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田野作业方法,主要分析了杭州梅家坞荼文化村、龙坞荼村和山沟沟景区"公地悲剧"的产生原因及其演变情况.文章还探讨了地方政府主导型、外来投资者主导型和农村集体组织主导型3种制度模式来解决乡村旅游中"公地悲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