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399篇
工业经济   62篇
计划管理   435篇
经济学   860篇
综合类   361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568篇
农业经济   469篇
经济概况   850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如何促进就业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经济产业结构正在经历非农化的过程,这决定了就业具有二元经济条件下就业的典型特征,所以回顾二元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转移理论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的失业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城市化被各领域的学者们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现象,长时间以来备受关注和争议。我国正走在对城镇化发展进行改革的关键时期,况且城镇化问题十分复杂。处于我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环境下,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十分困难。本文通过对比以往中西方提出的城镇化理论,论述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给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基础,即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稀缺二元性指出,从客体内部的相对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与社会资源的绝对稀缺;从主客体对应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客体商品的相对稀缺与消费者主体可支配时间的绝对稀缺.制度价值论指出,制度是价值产生的源泉,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手段,效用是价值表现的形式.制度构建了结构化价值空间,决定了价值属性、价值维度和度量方法.本文分析了制度输出与价值掠夺的关系,指出货币非中性原理,以及货币信用的制度基础.本文认为制度输出与降维战略是新兴大国构建国际秩序与利益格局的重要手段,并通过灭失假定的思想实验进行论证.作为例证,本文指出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对他人财富的间接占有,是进行跨国价值掠夺的战略工具.最后针对经济改革的评测方法,提出了价值空间的外围求和测度与多维容积测度.  相似文献   
104.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所以本文首先分析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和成因;其次,定位阜阳当前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明确当前阜阳城乡的差距所在;再次,找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找准路子、定准调子、讲究面子、做足里子、注重根子。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一些现代性问题的困扰,其中,贫富分化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但也出现了结构上的分化。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是复杂多重的。其中,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城乡资源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垄断行业的存在则使得资源在少部分群体中集聚,加深了贫富之间的鸿沟。此外,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没能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使得部分底层群体无法解决温饱问题,造成"极贫"群体的出现。值得关注的是,单位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在住房制度改革后又获得福利性住房,住房不公平由此产生财产不公平。国家对于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主要采取宏观政策加以调控,改革财税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同时进行,但这并不能因此改变由城乡二元体制和垄断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而只能起到局部调节收入差距的效果,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06.
陆立军 《浙江经济》2014,(19):28-2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解放思想,大胆进行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改革;率先发展以城乡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非国有经济,引发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率先突破“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率先推进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较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上述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客观发展规律、自下而上推动的内生创新活动,使浙江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上走在了全国前列。当前,面对国内外风云变幻的复杂宏观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正确认识浙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必须进一步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提升和发挥浙江的内生创新动力,推动浙江发展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建设“两美”新浙江。  相似文献   
107.
乡村医生,也就是俗称的“赤脚医生”,是我国农村医疗体系的坚实基础,承担着我国农村医疗体系的实行人与监督者的身份。赤脚医生由出现至今变迁几何,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浪潮中加强赤脚医生的作用力,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商》2016,(7)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结构变迁、城乡关系、人口增长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社会发展之中的重中之重,农业生产以及农民收入问题都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二元经济结构发展阶段,而随着经济发展开始呈现新的趋势。本文在理解二元经济理论的前提下,充分认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新时期的特点,分析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现状、探究其原因,进一步提出改变现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按照结构、行为和绩效的顺序,结合相关理论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SCP范式进行评述与扩展,研究发现金融排斥是市场行为的延伸,城乡金融排斥差异与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