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财政金融   1769篇
工业经济   134篇
计划管理   1629篇
经济学   1328篇
综合类   657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740篇
农业经济   625篇
经济概况   1828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408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1170篇
  2013年   881篇
  2012年   715篇
  2011年   792篇
  2010年   599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倒按揭"作为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工具在欧美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在我国也开始浮出水面。我国"倒按揭"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如传统观念的问题、风险控制的问题等。但中国老龄化的发展使我们不得不探索"倒按揭",以解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为了有效推行"倒按揭",我国还需要从很多方面进行配套性改革。  相似文献   
22.
本文根据对山东省445位农村老年人的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现存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存在问题,以及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指出:在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家庭规模日益缩小的情况下,老年人通过年老后获取劳动所得实现个人养老的能力将越来越弱,老年人子女的经济供养能力也将越来越弱,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应鼓励农民通过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方式,提高老年人的个人养老能力,从而减轻其子女的供养压力。  相似文献   
23.
刘晓兰 《经济师》2008,(4):27-27
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失地农民的产生,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失去又导致养老问题的产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经济的持续发展都要求在发展中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在通过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4.
我叫薛宝玉,是如皋市搬经镇搬经村的个体商业户,“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我已八十岁了,却生意越做越顺心,日子越过越开心,依法纳了税,缴了费,还赚了一笔“养老盘”,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5.
北京市小汤山“太阳城”房产项目,推出“投资返本入住”的营销方式,引起公众的极大注意。这一新运营模式是炒作还是正常的营销模式创新,对住户、对房产商是否有利可图,该项营销模式的属性如何界定,都是很值得给予专门研究。本文谨对此从多个方面加以解说。  相似文献   
26.
合作思想的产生是一种文化现象。合作思想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十九世纪中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逐渐懂得,不合作就不能进一步发展,社会就不能进步。要合作就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要把关系处理好,因而就有人提出了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仁爱、信义和互帮互助的原则。这就要求人们有更高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7.
方伟阳 《乡镇经济》2005,(10):62-62
从今年起,安徽省部分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将均可“老有所养”。据悉,这一政策去年曾在芜湖试点.今年在全省全面推开。这一政策规定,从今年起,安徽省年满60周岁、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相似文献   
28.
禹静 《蜀都房地产》2004,(A02):29-31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居民自有房屋比率不断提高,在我国进人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社会重大课题时,住房反抵押贷款就更具重要现实意义了。  相似文献   
29.
新论点     
《西部大开发》2005,(11):6-7
吴敬琏:城镇化搞形象工程最终将变“空城”我国有1.5亿-1.8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资源丰富,潜力很大,关键是要创造足够的岗位让他们就业。为此我们提出了“城镇化”的口号,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但是,在全国一些地方,实施“城镇化”只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搞“形象工程”,导致全国许多城市“千城一面”。由于一些地方的“城镇化”缺少工商业的支撑,吸纳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是一座“空城”。不仅浪费了大量金钱,还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声誉。——经济学家吴敬琏谈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