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3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33篇 |
工业经济 | 81篇 |
计划管理 | 269篇 |
经济学 | 147篇 |
综合类 | 75篇 |
运输经济 | 7篇 |
贸易经济 | 230篇 |
农业经济 | 73篇 |
经济概况 | 139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篇 |
邮电经济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109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生产决策一般是在原有生产能力的范围内进行的,多数情况下不改变生产能力。所以,固定成本通常为无关成本。在各方案固定成本均相同的前提下,边际贡献最大的方案实质上就是利润最大的方案。本文首先对现实中面临的生产决策进行描述,然后引入边际贡献分析法并对其公式及符号进行定义,接着通过相关案例阐述边际贡献分析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3.
商业关系的伦理调节源于交换的客观存在,在墨子看来商品交换既是生活需要,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关乎人与人的"生"之大计。基于交换基础上的商业关系当以"交相利"加以规约,惟其这样才能体现"兼相爱"之义,以致义利天下。"交相利"既是商业实践的价值所在,也是人类得以"生生"的善之体现。因此,探讨和汲取墨子"交相利"的商业伦理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对当今社会商业行为的道德建设具有借鉴与补正之功。 相似文献
104.
"义以生利"的经济思想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秦汉之前,该思想就已经出现,后人也有很多提出该思想的。但是目前国内对此经济思想的研究很少,所以本文主要研究"义以生利"的经济思想,由于篇幅问题本文主要包括了孔子与墨子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05.
加速折旧法作为企业刺激投资的主要经济杠杆,在资本化市场,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选择加速折旧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本文意在对现行的企业加速折旧法利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9,(20)
掌握并合理使用本-量-利分析方法能使企业经营者准确掌握企业成本、销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企业实践中,由于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致使分析结果产生偏差,影响经营者的经营决策。因此,探讨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探讨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应用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本-量-利分析常用模型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本-量-利分析在经营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测算要点建议,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经营中应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9.
“利”系公司一致行动另类掏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关村”违规担保案、西南证券和天同证券挪用保证金案、“世纪中天”虚增业绩案的背后,“中国凯利”、“珠海国利”、“珠海国恒利”、“重庆海德”、“联大集团”等“利”系公司的身影频频同时出现,“一致行动人”特征表露无遗。但是,由于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股权联系,其联手实施的“掏空”行为很难被界定为关联交易。在它们的主导和操纵下,“中关村”面临破产威胁、“世纪中天”产生了巨额坏账、“丰华股份”被占用大量资金、“华夏银行”贷款清收难度加大。而正是借助没有股权联系这一隐蔽特征,它们在完成“掏空”后,往往得以轻松逃脱责任。
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初期,“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主要通过有股权联系的关联交易来实现,但在相关法规逐渐完善后,资本玩家们往往通过幕后交易,使“掏空”行为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进行。因此,如何监管非关联化的关联交易,防范另类“掏空”,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面临的新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0.
“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义利之争,也即道德的最高原则同人们的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之争。先秦儒家讲究入世原则,从孔子的“先义后利”的义利观,孟子“重义轻利”的动机论,到荀子“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的义利观给予后世的中国伦理思想家们探索义理关系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启示。 相似文献